【農機網 地方農機】“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本。”糧食安全事關國計民生,是實現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是自治區的糧食主產區,常年糧食播種面積2450萬畝左右,糧食產量連續十年保持在120億斤以上。作為國家重要商品糧輸出基地,呼倫貝爾市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的決策部署,堅持黨政同責,以農業增量增質為抓手,狠抓糧食生產,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這個重任,以“七個強化”為抓手,穩步提高糧食單產,確保糧食豐產豐收。2023年,預計糧食產量達131.9億斤,較去年增加1.20%,可實現糧食產量“十一連豐”。
強化組織保障,壓實生產責任
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市委農村牧區工作會議和市人大五屆三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對糧食生產作出具體安排。印發《關于2023年各旗市區(農墾集團)糧食和油料生產目標的通知》《2023年呼倫貝爾市農村牧區重點工作任務書》《關于進一步壓實糧食和大豆油菜生產責任的通知》,逐級下達任務書,將糧食生產任務進行分解,列為重點督查考核內容。開展督導工作,實行市抽查、旗縣督查、鄉核查、村自查機制,層層落實責任。確保完成自治區下達各項生產任務。據農情調度,今年糧食播種超額完成38.04萬畝;大豆播種超額完成19.39萬畝;油菜播種超額完成4.9萬畝;帶狀復合種植超額完成0.11萬畝。
強化政策支持,落實大豆擴種
針對大豆玉米效益差進一步拉大,農民種植大豆積極性降低的情況,呼倫貝爾市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從8個方面支持大豆生產,一是將大豆、玉米補貼差額擴大到350元/畝,同時及早釋放補貼支持信號,提高農民種豆積極性。二是調整原有一年簽輪作任務和新增輪作任務重點支持大豆生產。三是將大豆種植社會化服務補助讓利比例由不低于補助資金的30%提高到不低于50%。四是將耕地深松作業補助資金優先補給符合要求的大豆種植戶。五是將大豆種植任務優先落實在已建高標準農田和已實施黑土地保護利用區域內。六是通過實施大豆完全成本保險等支持大豆生產。七是推動各金融機構為種植主體提供惠農貸款服務,優先保障大豆生產。八是調劑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調劑資金7500萬元,有重點的開展大豆主產區地力保護提升試點工作,支持主產區75萬畝大豆地力單產雙提升。政策出臺后及時通過抖音、微信等平臺進行廣泛宣傳和轉發,穩定了大豆種植面積。
強化項目實施,帶動單產提升
以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為契機,深挖單產潛力,實現產能提升。印發《2023年推進糧食生產行動計劃》,整合優質高效增糧、綠色高產高效、地力保護補貼、新型經營主體提升、社會化服務等項目,整合各項資金約1.2億元,實施糧油作物單產提升行動,分區域、分作物推廣密植、滴灌、精準調控等高產種植技術,充分發揮良種、良法、良制、良田、良機“五良”作用,帶動提高全市糧食單產水平,實現糧食增量增質發展,共打造示范區117萬畝,其中玉米31萬畝、大豆75萬畝、水稻1萬畝、小麥5萬畝、馬鈴薯5萬畝,預計今年多貢獻糧食產量1.29億斤。
強化綠色發展,轉變生產方式
全面推進農業生產方式向綠色生產轉變,持續推進“四控”行動,以耕地輪作、黑土地保護與利用、保護性耕作、化肥減量增效、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深松深翻等項目為依托,實現控水、控藥、控肥、控膜。以農作物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為抓手,進一步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2023年,打造32萬畝“三新”集成配套示范區,落實大豆根瘤菌劑面積292.95萬畝,超額完成22.95萬畝。可完成專業化統防統治面積1183萬畝,落實綠色防控面積1188萬畝,測土配方施肥推廣面積2683萬畝,覆蓋率達到90%以上。
強化防災減災,保障糧食豐收
積極與氣象部門加強協作,發布農用天氣預報和氣象信息專報,結合氣象條件、農事活動過程,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及技術指導意見,服務農業生產,為農民農事活動和各級黨政機關決策提供重要依據。截至目前,氣象部門已發布農用天氣預報28期、氣象信息專報90期、秋收專報2期。針對呼倫貝爾市今年春季低溫、干旱,夏季洪澇、風雹對農作物生長的不利影響,及時發布《關于切實抓好春播抗旱減災工作的通知》《關于切實發揮已建成高標準農田抗旱防澇作用確保春播生產“不誤農時”工作的緊急通知》《呼倫貝爾市災后農業生產技術指導意見》《科學防災減災奪取糧食豐收預案》指導受災旗市區開展相關工作。各級農牧部門結合實際積極采取各項措施,盡最大努力抓好防災減災工作,減輕災情影響。并及時派出技術指導組深入災情較為嚴重的地區,指導農民抓好各項關鍵技術措施,實地解決關鍵性技術問題。自8月末開始,在糧食主產旗市實施了889.10萬畝大豆、玉米“一噴多促”作業,超額完成自治區任務60.50萬畝,充分發揮“一噴多促”,一次噴施,促壯苗穩長、促災后恢復、促灌漿成熟、促單產提升等多重功效,為確保秋糧豐收提供了有力支撐。
強化農機減損,做好秋糧收獲
充分整合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等各類資源,鼓勵開展跨區作業服務。做好技術指導服務,指導做好機具檢修和保養,及時排除故障問題,減少機收損失。加強農機手培訓,提升農機手對
收割機的操作使用、維修保養知識和作業質量標準要求的掌握度,合理確定收獲期安排收獲順序,做到因地制宜、適時收獲,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訓機手、修理工5939人,已檢修各類農業機械90663臺。預計今年秋收可投入各類農機服務組織1283家、可投入各類農機具290252臺,保障農作物按時收獲。
強化技術服務,指導糧食生產
為確保技術到位,各級農牧部門組織農技人員,深入一線,下田進場,面對面、零距離指導農民開展耕、種、管、收技術服務。并開展各類技術培訓和現場觀摩活動,進一步提高廣大種植戶的技術水平,為糧食作物單產提升打下堅實基礎。目前,已經累計出動農技人員421人,開展各類技術培訓、觀摩活動131次,培訓種植戶10468人。
目前,呼倫貝爾市秋收工作已陸續開始,預計于11月初結束。呼倫貝爾市將緊盯秋收各項工作,加密秋收調度頻次,及時掌握各地秋收情況,開展相關指導工作,把“豐收在田”轉化為“豐收到手”,實現呼倫貝爾市糧食產量十一連豐,為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做出呼倫貝爾貢獻。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