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明星企業】五谷豐登,瓜果飄香。時值秋分,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如約而至。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顯示,全國秋糧種植面積超過12.9億畝,預計全年糧食產量將繼續站穩1.3萬億斤臺階。在這個溢滿豐收喜悅的季節背后,無不映射出我國農業裝備水平的不斷提高。據統計,我國小麥、水稻、玉米三大主糧生產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綜合機械化率均超80%,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1%,全國已建成高標準農田8億畝,預計到2022年將建成10億畝。
而在提高我國農業裝備技術水平方面具有突出貢獻的植保無人機,如今在全國部分地區,已成為標配的生產工具。中國地域遼闊,地形、人均面積、作物、耕作制度差異極大,植保無人機作為一種高效的植保設備,有利于更平整、更有規模的耕地飛防的開展。東北地區地域廣,鄉村老齡化嚴重,鄉村數字化、科技化管理需求迫在眉睫。植保無人機作為農業前沿科技,成為科技農業發展的強大力量。以機械化非常高的黑龍江建三江地區為例,90%的水稻都使用過植保無人機飛防服務。據智研咨詢發布的相關數據統計,2020年我國植保無人機保有量預計已達11萬臺,作業面積突破100000萬畝。
隨著近年來植保無人機保有量的持續大幅增加,加強行業市場規范化發展勢在必行。今年3月,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發布了《2021—2023年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其中明確提出2021年新投檔的植保無人駕駛航空器(原植保無人飛機)須具備農機購置補貼機具資質采信認證機構頒發的農機自愿性產品認證證書的要求。
據了解,植保無人機新產品認證是獲得農機購置補貼的前置條件。這也喻示著我國植保無人機行業已經越過粗放式增長階段,正朝著更加規范化、標準化方向發展。蘇州極目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極目)積極響應政策要求,通過把握審核契機對公司研發、生產、質量、培訓、服務流程進行全面梳理和完善,于近日順利取得全國第一批植保無人機自愿性認證證書。
在這個豐收的金色9月,極目忙碌奔赴于各大會展與活動現場,也收獲了更多忠實用戶和榮譽。
近年來,極目無人機飛過東北許多地區,為當地的農戶提供了優質飛防,用科技為當地農業賦能,助力東北鄉村農業加快數字化、科技化進程。9月3日,極目參與了四平市鐵東區舉行“數字村”全覆蓋運營啟動儀式,鐵東區是吉林省第一個實現了“數字村”應用區域全覆蓋的縣域,打造了全省“數字村”建設的標桿。
9月16-18日,以“數智融通,協創未來”為主題的2021全球智博會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召開。與此同時,備受矚目的六項重磅行業大獎也在大會開幕式揭曉與頒獎。2021全球智博會致力AI技術深度賦能產業,應用場景革新和人才培養,引領企業乘產業變革之風、擴智能產業版圖,為新一輪經濟和社會跨越式發展提供全新動能。極目受邀參加會議并榮獲年度最具發展潛力企業獎。
極目獨有專利的AI人工智能植保機,給山地丘陵果樹飛防帶來福音,特別適合于大坡度,復雜地形的高低錯層的果樹類森林類的高難度噴灑播撒作業。極目于1月17日全新推出的E-A2021款智能植保無人機,可實現自動路徑規劃和L4級自主飛行、自主智能避障、復雜環境免測繪等功能,配有全球首創CCMS常溫彌霧系統,精準流量控制。大坡度地形自主仿地飛行,作業坡度達到90度;超高樹木仿冠層自主飛行,10米落差無障礙;視覺導航無懼信號丟失等功能尤其適合丘陵山地。
【點擊瀏覽產品詳情】
9月24-26日,由由廣東省商務廳、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廣東省委員會、廣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1中國(廣州)國際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展暨第五屆全球無人系統展在廣州 · 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召開。極目攜E-A2021全域感知智能無人機參展,再次成為現場關注的焦點。
極目無人機飛防能夠精準把握病蟲害防控“窗口期”。仿地飛行、雙目視覺避障以及常溫彌霧噴頭等核心功能,能輕松打透果樹,避免漏噴、重復噴等問題,解決山地丘陵果樹植保難題。目前極目與國內外知名農化企業在蘋果,梨樹,山核桃,茶葉,橄欖,椰子,香蕉,柑橘,花椒上的應用取得了增產增收權威效果。極目的足跡遍布中國大陸,東南亞,拉丁美洲,北美,非洲等國家和區域,受到業界一眾認可與好評。
“科技的發展不是為了人類索取,而是為了萬物生長”。極目以科技的力量踐行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基于核心視覺技術所構建的農業產業平臺,致力于將科技應用于實際生產場景,突破無人區,完成農業從機械化到智能化的升級,以實際行動持續為我國農業轉型升級增添更多技術支撐力量。我們篤信,來年又將是一個豐收年。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