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政策與標準】據農業農村部印發的《“十四五”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提出,到2015年,全國丘陵山區縣(市、區)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要達到55%。怎樣提升丘陵山區農機裝備水平、怎樣改善丘陵山區農業生產條件、怎樣增加丘陵山區農民收入成為長期大家關注的話題。近日,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發布《陜西省“十四五”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針對加快補齊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短板制定具體規劃。
推廣示范適用農機裝備——積極推廣應用丘陵山區農業生產高效專用農機,推動丘陵山區通用動力機械裝備及特色作物生產、特種養殖需要的高效專用農機示范,增加裝備供給。強化需求引領,推進協同合作,積極創設項目,推動產學研推用緊密結合,加快丘陵山區適用農機裝備創新和機械化技術的推廣應用。大力推進丘陵山區適用農機專項鑒定,落實農機新產品購置補貼試點政策,加快適宜當地產業需求的農機具研發成果轉化應用。
推進農田宜機化改造——深入開展丘陵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根據丘陵山區地形、地貌特點以及不同作物生產需求,因地制宜明確田間道路、田塊長度寬度與平整度等宜機化要求,提出適宜不同地形特點的改造技術方案。完善丘陵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技術標準和評價規范,構建農田宜機化改造標準體系。圍繞生產模式、生產規模及適度規模,建設丘陵山區宜機化改造示范基地,開展機械化生產技術試驗示范,通過多方合作、優化作業技術模式、試驗示范,提出具有區域特色、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技術模式。
深化農機農藝農田融合發展——加快構建農機農藝融合、農田農機配合機制,規范農機作業、農機產品種類,促使良法、良機、良田相配套。加大丘陵山區農機農藝融合技術標準、技術規范的宣貫力度,加快運用集成配套生產技術推進規范化、標準化生產。構建公益性與經營性協調發展的推廣機制,探索公益性服務的多種實現形式,通過政府訂購、購買服務、招投標、定向委托、財政補助等方式,引導農機大戶、農機專業合作社等社會化服務力量參與到技術推廣中來,加快提升丘陵山區農機農藝農田深度融合。
注:本文由農機網(www.hebeigongyou.com)整理發布,資料來源: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