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政策與標準】“十三五”期間,重慶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年均增長2個百分點,2020年達到52%,超過全國丘陵山區平均水平,居西南地區省份前列。累計兌付農機購置補貼資金4.3億元,補貼各類農機具39.1萬臺套。大中型農機具達到17449臺套,增加5315臺套。
當前,重慶農業機械化發展擁有多方面的發展優勢,如:地方法規政策體系保障有力、探索形成了丘陵山區農機化發展的新路子、農機研發能力水平位居西南地區前列、.中小型農機制造在全國有重要地位和影響等。但還面臨著“改善農機作業條件任務繁重、優質高效農機裝備有效供給不足、農機農藝融合度低、農機化經營服務主體整體實力不強、農機安全監管壓力大”等挑戰。
日前,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發布《重慶市農業機械化發展“十四五”規劃》,旨在加快全市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切實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該規劃提出到“十四五”末,適合丘陵山區使用的先進農機裝備創新研發能力明顯提升,農機裝備結構明顯優化,農機社會化服務能力明顯增強,機械化作業整體水平明顯提高,農機安全事故發生率明顯下降,全市農機化發展總體水平穩居我國西南地區前列。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0%以上,高于我國丘陵山區平均水平,與全國相差15個百分點以內;宜機化農田總面積達到1000萬畝,占到全市耕地面積的1/3左右。
展望2035年,全市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5%,與全國相差10個百分點以內。農業生產上機械普遍代替人力,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高度融合,主要農作物實現全程機械化,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
“十四五”期間全市各區域發展目標:
主城都市區:宜機化農田面積達到600萬畝,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0%左右。創建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區)5個;蔬菜、柑橘、榨菜、生態畜牧、茶葉、花椒、生姜等種養業機械化水平居全市前列;變型
拖拉機整治率先實現清零目標。
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宜機化農田面積達到300萬畝,綜合機械化率達到55%左右。創建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區)2個;柑橘、榨菜、生態養殖、特色水果等種養業機械化加快推進;如期完成變型拖拉機整治清零目標。
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宜機化農田面積達到100萬畝,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達到50%左右。創建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區)1個;高山蔬菜、高山茶葉、加工辣椒、蠶桑、道地中藥材、特色經濟林等農作物機械化加快推進;如期完成變型拖拉機整治清零目標。
注:本文由農機網(www.hebeigongyou.com)整理發布,資料來源:農業機械化管理司。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