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熱點關注】 近日,財政部組織召開全國財政財金合作工作會議,農田建設管理司代表農業農村部在會上作了經驗交流發言?,F將發言情況轉載如下。
農業農村部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財政部利用外資工作統一部署,不斷加大農業利用外資工作力度,著力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助力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農業生態保護、農業高質量發展,為戰勝重大疫情和自然災害、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持續推進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截至10月底,僅農田建設管理司正在實施的金融組織貸款項目就有兩個,貸款規模3.8億美元;正在實施的贈款項目1個,贈款規模目前為30萬美元;即將實施的貸款項目1個,貸款規模2億美元。中國財經報、中國日報、農民日報、農發基金等新聞媒體先后多次報道我們實施的外資項目建設情況。
一、提高認識,圍繞大局謀劃項目
農田建設利用外資工作始于1998年農業綜合開發利用外資工作。多年來,我們堅持把利用外資作為增加投入、借鑒經驗、推廣技術、夯實基礎、發展產業、促進增收、鍛煉隊伍、實現“交付”的一條重要渠道、一個重要平臺、一面重要旗幟、一項重要事業,擺在重要工作位置。今年9月,我部劉煥鑫副部長主持召開農業綜合開發合作項目專題會議,強調要把利用外資工作作為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促進農業農村對外開放、提升農業農村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高度重視,切實抓好抓出成效。為爭取更多的外資項目,我們堅持服從服務于宏觀大局,圍繞國家發展戰略全局認真準備。上個世紀90年代,圍繞解決中國人吃飽問題,先后實施了世行加強灌溉農業二期、三期項目,改造了一大批中低產田,顯著提升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進入新世紀,圍繞農民增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脫貧攻堅戰略,先后實施了農業科技轉化、農業綜合開發、農業應對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支持貧困地區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發展等世行、亞行、農發基金、環境基金、英國政府贈款項目,為農民持續增收、農業可持續發展、億萬農民擺脫貧困發揮了示范作用。2015年全國財政外經系統工作會第二天,我們就貫徹落實會議精神,緊緊圍繞長江流域發展戰略,積極籌劃準備亞行長江綠色生態廊道貸款項目,經多方多年努力,終項目落地生根,并初顯建設成果。今年,我們又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標準農田建設重要指示精神,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見》提出的“加強合作與交流,探索利用國外貸款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等要求,積極謀劃申請了亞行黃河流域綠色農田建設和農業高質量發展技援項目、貸款項目,目前兩個項目都得到批復,正在開展準備工作,項目實施必將為解決今后中國人“吃好”問題發揮重要作用。
二、密切配合,統籌推進各項工作
立項難,立項后準備和實施更難。為保證項目前期論證、考察評估、協商談判、協議簽署、人員培訓、計劃編制、招標采購、合同簽訂、施工建設、提款報賬、監測評價、中期調整、竣工總結、績效評價等工作順利進行,我們一是加強與財政、發改、環保等部門的聯系,多匯報、多溝通、多交流,及時學習了解外資項目有關政策和管理規定,提前準備好相關材料,備好“答卷”;二是加大與金融組織的聯系和交流,掌握發展動向,吃透“游戲”規則,建立良好關系,及時表達關切,適時督促推進,加快工作進程;三是保持管理人員相對穩定,依靠穩定的隊伍推動各項工作有序進行,盡大努力減少管理人員大規模或頻繁變動導致項目建設進程受阻情況發生;四是加大培訓工作力度,及時“補課”,及時通過培訓填補由于不可抗拒力造成的人員減少或工作經驗不足;五是用“螞蟻啃骨頭”和“釘釘子”精神,不等不靠不拖,盡可能地交叉進行、統籌推進各項管理工作,用好項目實施期內的每一天,抓緊建設活動的每一秒,如期保質完成各項任務。
三、盡職盡責,管好建好項目工程
作為項目執行機構,我們倍加珍惜財政、發改和金融組織對我們的支持與幫助,牢記承諾與初衷,認真履職與盡責,把管理好項目、建設好工程、服務好“三農”作為國家項目辦的頭等大事、重要工作,全身心投入,*推進。一是“擰成一股繩”。作為業務司局,我們發揮專業優勢和主體作用,在項目規劃、方案擬定、組織實施、日常監管等方面主動作為,主動、及時向我部綜合司局報告有關想法和計劃打算,實事求是地提出合理工作需求;我部綜合司局發揮規劃資金協調優勢和牽頭抓總作用,在規劃指導、資金保障、溝通聯系、交流借鑒、經驗推廣等方面給予了更多支持和指導,特別是綜合司局從大局出發,統籌考慮各種因素,切實幫助我們解決工作實際困難和合理需求。大家擰成一股繩,工作合力顯著提升。二是“比學趕幫超”。每年組織現場觀摩和經驗交流活動,通過實地實物察看、網絡適時傳播、真人真事講解等方式,相互學習借鑒。同時,督促地方項目管理機構足額安排考察培訓學習費用,及時開展相關活動,并為這些活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三是“打好預防針”。堅持提前打招呼,把規矩和紀律挺在前面。加強與審計部門合作,在項目正式實施前請審計人員給各級項目管理人員講解有關政策要求和典型案例,請有經驗的同志講解審計注意事項,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每年審計結束后,認真聽取審計意見,及時督促整改落實,并要求從源頭上杜絕同類問題的再次發生。四是“借力于外腦”。充分發揮專家作用,努力打造一支專家團隊,為全周期項目管理工作提供支持;在不違反招標采購原則的基礎上,選好用好代理機構,為項目設計、招標采購、文件編制和審查等工作順利進行提供更多便利;用足用好金融組織力量,充分發揮他們在招標采購、合同管理、財務管理、報賬支付、安保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優勢和專長,不厭其煩、隨時隨地學習、請教和請求支持幫助。
四、提升績效,著力構建長效機制
我們實施的外資項目多次獲得金融組織的表揚和獎勵。亞行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獲2016年度“表現貸款項目獎”,世行加灌二期、三期項目獲“非常滿意項目”評價,世行農業科技項目獲“金犁獎”候選提名。盡管如此,我們每次獲得外資支持,開始實施新項目,都泰山壓頂、如履薄冰、全力以赴、擔當作為,把建好管好項目作為獲得更多支持的重要前提,絕不讓一個項目、一筆資金影響到長期利用外資支持“三農”發展的大局,以外資項目實際建設和管理業績,贏得各方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同時,嚴格按照財政部要求,認真開展中期績效評價和竣工后績效評價,實事求是地反映項目建設成果和效益;加大宣傳推介、知識傳播等工作力度,特別是把農業外資項目管理的好理念、好制度、好經驗、好做法、好技術,及時推廣應用于內資項目管理,著力提升外資利用的附加值。目前,農業內資項目管理普遍采用的專家評審、招標采購、報賬支付、監測評價、項目公示、農民參與、信息系統管理、應對氣候變化等制度、理念、方法和技術都源于外資項目管理。為及時推進外資項目建設,強化項目全周期、全過程管理,我們著力建立健全項目建設和管理激勵約束機制,把項目建設和管理主要內容指標化、數量化,通過設定客觀公正的統計計算、考核評價、綜合排序等辦法,實事求是地反映地方項目建設和管理情況,并及時在一定范圍內公開通報。對于排名靠后的地方,采取函詢、約談和建議調整資金使用等多種方式進行督促激勵,盡大努力調動各方工作積極性,確保項目建設和管理工作質量。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