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弄贞洁美妇迎合呻吟声_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aⅴ麻豆不卡_亚洲最大av在线_喷水高潮

西藏自治區2019年耕地質量等級情況公報

2020-07-16 09:50:13 來源:西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 閱讀量:19682 評論

  【農機網 通知公告】 2019年,西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按照農業農村部要求,依據《耕地質量調查監測與評價辦法》(農業部令2016年第2號)和《耕地質量等級》(GB/T 33469-2016)國家標準,組織完成了全區耕地質量等級評價工作。評價以全區60個農業縣(區)的663.37萬畝耕地為基數,以土地利用現狀圖、土壤圖、行政區劃圖疊加形成的圖斑為評價單元,選取了立地條件、剖面性狀、耕層理化性狀、養分狀況、土壤健康狀況和土壤管理等方面指標對耕地質量進行綜合評價,完成全區耕地質量等級劃分。現將結果公布如下:
 
  一、西藏耕地質量總體情況
 
  全區60個農業縣(區)耕地按質量等級由高到低依次劃分為一至十等(表1),平均等級為8.36等。其中評價為一至三等的耕地面積為2.50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0.38%。這部分耕地基礎地力較高,障礙因素不明顯,應按照用養結合方式開展農業生產,確保耕地質量穩中有升。評價為四至六等的耕地面積86.54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13.04%。這部分耕地所處環境氣候條件基本適宜,農田基礎設施條件相對較好,障礙因素較不明顯,綜合生產潛力較高,應補齊短板,確保耕地質量實現提升。評價為七至十等的耕地面積574.33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86.58%。這部分耕地所處環境氣候條件較惡劣,基礎地力相對較差,生產障礙因素突出,應持續開展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和耕地內在質量建設。
 
  表1 西藏耕地質量等級面積比例及主要分布區域
 
二、不同區域耕地質量情況
 
  本次耕地質量等級評價在全區七地市60縣(區)開展,耕地質量等級情況如下:
 
  (一)拉薩市。本次耕地質量評價包括林周、達孜、墨竹工卡、堆龍德慶、曲水、尼木6縣(區)。總耕地面積82.05萬畝,平均等級為8.92。
 
  無評價為一至三等的耕地。評價為四至六等的耕地面積為1.78萬畝,占拉薩市評價區耕地總面積的2.17%。主要分布在尼木縣。評價為七至十等的耕地面積為80.27萬畝,占拉薩市評價區耕地總面積的97.83%,其中評價為七等的耕地面積為11.90萬畝、八等耕地面積為14.51萬畝、九等耕地面積為16.47萬畝、十等耕地面積為37.39萬畝。
 
  該區域耕地海拔較高,立地條件一般,土壤養分貧瘠,保水保肥能力差,灌溉能力一般。應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改善灌排條件,深化測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機肥,高溫堆肥,種植綠肥,著力改善耕層理化性狀和養分狀況,提高基礎地力水平。
 
圖1 拉薩市耕地質量等級比例分布圖
 
  (二)日喀則市。本次耕地質量評價包括昂仁、白朗、定結、定日、崗巴、吉隆、江孜、康馬、拉孜、南木林、聶拉木、仁布、薩嘎、薩迦、桑珠孜、謝通門、亞東17縣(區)。總耕地面積221.75萬畝,平均等級為8.85。
 
  無評價為一至三等的耕地。評價為四至六等的耕地面積為3.35萬畝,占日喀則市評價區耕地總面積的1.51%。主要分布在南木林、桑珠孜、亞東、白朗、吉隆、江孜等縣(區)。評價為七至十等的耕地面積為218.40萬畝,占日喀則市評價區耕地總面積的98.49%,其中評價為七等的耕地面積為32.84萬畝、八等耕地面積為46.37萬畝、九等耕地面積為48.81萬畝、十等耕地面積為90.38萬畝。
 
  該區域海拔較高,地勢開闊,立地條件較好,土壤有機質含量低、耕層薄、養分貧瘠,部分耕地水利設施不配套,生產力水平不高,存在障礙層次、鹽堿、瘠薄等障礙因素。應深化全程機械化操作,持續推進有機質提升工程,優化土壤理化性狀,提升綜合生產能力。
 
圖2 日喀則市耕地質量等級比例分布圖
 
  (三)山南市。本次耕地質量評價包括措美、錯那、貢嘎、加查、浪卡子、隆子、洛扎、乃東區、瓊結、曲松、桑日、扎囊12縣(區)。總耕地面積156.71萬畝,平均等級為8.21。
 
  無評價為一至三等的耕地。評價為四至六等的耕地面積為15.03萬畝,占山南市評價區耕地總面積的9.59%。主要分布在加查縣和錯那縣。評價為七至十等的耕地面積為141.68萬畝,占山南市評價區耕地總面積的90.41%,其中評價為七等的耕地面積為36.77萬畝、八等耕地面積為37.35萬畝、九等耕地面積為33.52萬畝、十等耕地面積為34.04萬畝。
 
圖3 山南市耕地質量等級比例分布圖
 
  該區域耕地海拔較低、立地條件較好,有效土層薄,土壤有效磷等養分含量偏低,保水保肥性差,部分田塊灌溉條件不足。應調整施肥結構,均衡土壤養分,同時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通過客土改良、培肥土壤、改善灌排田間等措施,提升耕地綜合生產能力。
 
  (四)林芝市。本次耕地質量評價包括巴宜、波密、察隅、工布江達、朗、米林、墨脫7縣(區)。總耕地面積81.15萬畝,平均等級為6.01。
 
  評價為一至三等的耕地面積為2.50萬畝,占林芝市評價區耕地總面積的3.08%。主要分布在波密、察隅、墨脫三縣。評價為四至六等的耕地面積為57.65萬畝,占林芝市評價區耕地總面積的71.04%。主要分布在巴宜區、波密縣、察隅縣、米林縣、墨脫縣。評價為七至十等的耕地面積為21.00萬畝,占林芝市評價區耕地總面積的25.88%。
 
圖4 林芝市耕地質量等級比例分布圖
 
  該區域耕地海拔低,積溫較高,雨量充沛,耕地土壤有機質和養分含量相對較高,但耕地數量少,地塊較破碎,有效土層較薄,質地構型差。應推進吧高標準農田建設,不斷優化土壤理化性狀,使之與相對優異的光溫水條件相適應。
 
  (五)昌都市。本次耕地質量評價包括八宿、邊壩、察雅、丁青、貢覺、江達、卡若、類烏齊、洛隆、芒康、左貢11縣(區)。總耕地面積108.90萬畝,平均等級為8.76。
 
  無評價為一至三等的耕地。評價為四至六等的耕地面積為8.73萬畝,占昌都市評價區耕地總面積的8.02%。主要分布在洛隆、芒康、江達、察雅等縣。評價為七至十等的耕地面積為100.17萬畝,占昌都市評價區耕地總面積的91.98%,其中評價為七等的耕地面積為15.58萬畝、八等耕地面積為13.28萬畝、九等耕地面積為24.90萬畝、十等耕地面積為46.41萬畝。
 
圖5 昌都市耕地質量等級比例分布圖
 
  該區域耕地地塊較為破碎,海拔高、起伏大、坡度大,立地條件差,土壤肥力差,農田基礎設施缺乏。應通過改善田間灌排條件、測土配方施肥、加強坡耕地治理等措施,提升耕地綜合生產能力。
 
  (六)那曲市。本次耕地質量評價包括比如、嘉黎、索縣3縣。總耕地面積7.53萬畝,平均等級為9.70。
 
  那曲市耕地質量等級評價結果較低,集中分布于八至十等。評價為八等的耕地面積為0.32萬畝,占那曲市評價區耕地總面積的4.25%,評價為九等的耕地面積為1.63萬畝,占那曲市評價區耕地總面積的21.65%,評價為十等的耕地面積為5.58萬畝,占那曲市評價區耕地總面積的74.10%。
 
  該區域耕地海拔高,積溫低,有效土層薄,土壤生物活性弱,田間灌排設施差。應改善農田灌排條件,利用牧區牲畜糞肥多的優勢,全面提升耕地有機質含量,優化土壤理化性狀,提升耕地質量水平。
 
圖6 那曲市耕地質量等級比例分布圖
 
  (七)阿里地區。本次耕地質量評價包括噶爾、普蘭、日土、札達4縣。總耕地面積5.28萬畝,平均等級為9.87。
 
  阿里地區耕地質量等級評價結果為全區低,集中分布于九、十兩等。評價為九等的耕地面積為0.71萬畝,占阿里地區評價區耕地總面積的13.45%,評價為十等的耕地面積為4.57萬畝,占阿里地區評價區耕地總面積的86.55%。
 
  該區域耕地海拔高、積溫低,且土層較薄、土壤貧瘠、障礙因素明顯,田間設施不配套。應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農牧結合相互促進,實施有機質提升工程,優化土壤理化性狀,提升耕地質量水平。
 
圖7 阿里地區耕地質量等級比例分布圖

西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
 
  2020年7月13日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產品推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