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市場行情】 近日,中國農機流通協會發布了2019年6月中國農機市場景氣指數(AMI),從數據來看,6月份AMI依然不景氣。2019年已過半,回顧今年以來的 AMI 走勢,可以看出今年嚴峻的農機市場形勢。先來看一下這6個月的具體數據:
1月份AMI指數為45.6%,比上月提升8.0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提升13.2個百分點;
2月份AMI指數為46.1%,比上月提升10.5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提升3.6個百分點;
3月份AMI指數為57.2%,比上月提升10.9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下降5.0個百分點;
4月份AMI指數為47.2%,比上月下降10.0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下降9.9個百分點;
5月份AMI指數為40.4%,比上月下降6.8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下降4.9個百分點;
6月份AMI指數為36.6%,比上月下降3.8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下降1.0個百分點。(數據來源:中國農機流通協會)
從數據可以看出,4、5、6月份同比、環比呈現“三連跌”,二季度的三個月皆徘徊在不景氣區間。除3月份進入景氣區間外,其它各個月份均在榮枯線下震蕩,上半年農機市場不容樂觀。
據行業專家分析,6月份的總指數以及各個分指數的環比持續下行,意味著今年農機市場的困境在加深。因為從農時和近年農機市場走勢規律看,6 月份是農機市場淡季的開端,加之今年農機市場面臨的諸多利空因素,更加讓淡季雪上加霜。那么,今年下半年的農機市場是不是增長無望了?筆者以為,也不盡然。
據中國農機流通協會市場調查,上半年小拖市場同比大幅度下跌,大中拖市場同比小幅增長 3.8%;自走輪式、履帶式谷物聯合
收獲機和玉米收獲機同比分別下跌 6.25%、8.76%和 5.56%,
插秧機市場同比大幅度下滑 20%以上。
雖然主流農機產品市場依舊下行,但市場上還是有些小眾農機領域會繼續增長,例如
棉花加工機械制造、畜牧機械制造、其他農林牧漁業機械等,除此之外還有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機械也是新的增長點。雖然這些小眾農機市場份額不比主流農機,但總歸能給行業帶來信心。
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裝備
畜禽糞污處理裝備可以說是今年比較“火”的小眾農機。國家多次出臺政策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要求到2020年全國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5%以上,并對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裝備實行敞開補貼,把清糞機、糞污固液分離機作為通用補貼產品,納入支持農業綠色發展的機具,要求作為優先保證補貼的產品。同時,清糞機、糞污固液分離機、撒肥機、畜禽糞便發酵處理機、有機廢棄物好氧發酵翻堆機、畜禽尸體處理機、有機廢棄物干式厭氧發酵裝置、有機肥加工設備、沼氣發電機組、沼液沼渣抽排設備等10種已有推廣鑒定大綱的產品列為加快鑒定推廣的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機具。
畜牧業機械
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畜牧業總產值突破3萬億元,2017和2018連續兩年均保持在3萬億元以上。可見近年來我國畜牧產業正向著更高層次不斷升級,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2018年全國畜牧業養殖戶超過1億家,畜禽養殖規模化率接近60%左右,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0%,可以說規模化現代養殖已經成為畜牧業生產的中堅力量。
行業皆知,農機市場自2015年出現“斷崖式”下跌以來,畜牧機械在眾多產品中“*”,實現了快速增長。畜牧機械作為新興小眾農機品類的代表,2018年整體市場銷量增幅超過了兩位數,成為為數不多的增長品類的*,吸引了大家關注的目光。
雖然畜牧業機械這幾年發展速度較快,但在產品品類、生產質量上依然需要實現升級與長足進步,以促進畜牧產業全程全面機械化。行業專家認為,接下來幾年內,國內農機產業畜牧機械品類如飼養機械、飼料加工機械、草原牧業機械、草場維護和改良機械、牧場管理設備、牧草和青飼料收獲機械、奶業機械等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下半年的畜牧機械市場情況會怎樣,讓我們拭目以待。
采棉機械
近幾年來,和畜牧機械一起實現增長的小眾農機還有一類大型農機——采棉機。采棉機對生產技術要求較高,是衡量一個國家農業技術裝備的標志性機械。我國是世界上大的棉花生產國和消費國,隨著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實現棉花采收機械化至關重要。國產采棉機自2015年來逐漸崛起,尤其是2018年市場呈現了火爆的增長趨勢。據統計,2018采棉機銷量已經超過400臺套,新疆南疆地區甚至出現了經銷商斷貨的情況。除新疆地區外,黃河流域、長江流域、華南等棉區采棉機市場還有很大空間。受市場、政策等因素的推動,筆者認為今年下半年棉花收獲季節采棉機會再次迎來。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