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辦公室關于做好廣西2025年提前批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實施工作的通知
各市、縣(市、區)農業農村局:
2025年中央轉移支付農業經營主體能力提升提前批資金已下達各項目縣,為做好2025年提前批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實施工作,根據《財政部關于提前下達2025年農業相關轉移支付資金預算的通知》(財農〔2024〕78號)、《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動農業社會化服務工作的通知》(農辦經〔2024〕3號)有關要求,結合我區實際,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實施內容
(一)項目任務
提升帶動農戶比例是農業強國建設的重要任務。本項目以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為目標,聚焦小農戶和糧油糖等農作物生產關鍵環節,不斷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為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提供有力支撐。
2025年提前批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實施時間為202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區需要完成項目服務任務面積70萬畝以上。有關設區市及所轄項目縣名單、服務任務面積見附件1。
(二)補助環節
重點支持水稻、大豆、玉米、紅薯、馬鈴薯、花生、油菜、甘蔗等糧油糖作物生產關鍵、薄弱環節。項目縣安排支持糖料蔗資金不高于50%;可安排少量資金支持發展優勢特色產業。項目縣根據本縣實際,服務市場發育成熟、農民認知和接受程度高的環節,可與薄弱環節結合在一起“捆綁”支持,努力實現由單一環節服務向多環節服務轉變。成熟環節服務補助可支持撂荒地治理和冬閑田種植。各地要積極探索支持撂荒地復墾復種、冬閑田利用各環節服務、糧油作物產前(如育秧等)、產后環節(如烘干等)服務、特色產業全產業鏈服務,形成重點支持小農戶的實施面積、資金撥付邏輯閉環相應措施,總結典型經驗。
(三)重點支持面向小農戶的服務
各項目縣安排服務小農戶(原則上經營規模面積不超過60畝)的補助資金或面積,占比應高于60%。充分發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居間服務作用,以“服務主體+村集體經濟組織+小農戶”模式,將小農戶的分散需求集中統籌起來,推動實現整片或整村開展規?;铡?br />
(四)補助標準
在確保完成服務任務面積的前提下,原則上財政補助占當地市場服務價格的比例不超過30%,單季作物畝均補助總量不超過100元。對脫貧地區、丘陵山區,原則上財政補助占當地市場服務價格的比例不超過40%,單季作物畝均補助總量不超過130元。對接受服務的單個規模經營主體,應合理確定每年享受項目補助的資金總額上限,防止政策壘大戶。服務小農戶的補貼標準要高于服務規模經營主體的標準。
(五)補助對象與方式
項目縣要堅持讓小農戶最終受益的原則,按照先服務后補助的方式,認真研究制定具體補助方式和運行機制。面向小農戶開展的服務,補助資金可以補助農戶或服務主體,也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分別補助農戶(補助小農戶比例不低于70%)和服務主體。補助資金直接補助農戶時,要通過“一卡通”形式將小農戶應得的補助資金撥付到位,并告知小農戶。補助資金全部補助服務主體時,服務主體要預先支付或從服務費中扣減服務對象應獲得的補助資金。
(六)擇優遴選服務主體
項目縣可在縣域內外遴選符合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服務公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服務專業戶等服務主體。承擔單環節項目任務的服務主體原則上不少于3個,對農機設備安裝有作業監測終端的服務主體優先承擔項目任務。
承擔項目的服務主體應具備:1.原則上從事農業社會化服務兩年以上;2.擁有與其服務業務范圍、服務能力相匹配的專業農業機械設備、技術人員以及其他基礎條件;3.所提供的服務受到服務對象的普遍認可;4.自覺接受農業農村部門的監管。
二、實施要求
財政資金使用嚴格落實以下要求:一是項目資金不得用于興建樓堂所、彌補預算支出缺口等支出;二是不得用于列支農業農村部門工作經費、項目支出、培訓經費等;三是堅決防止以撥代支、截留套取、擠占挪用、統籌整合等問題;四是服務主體不得將承擔的項目任務再行轉包,對其自營土地的作業不得納入補助范圍;五是服務主體之間不得通過相互提供交叉作業服務獲取補助資金;六是不得將財政補助資金用于支付項目申報中介費用、項目實施的居間服務費用。
三、實施步驟
(一)建立基礎信息數據庫。項目縣要在2025年1月底前做好農業社會化服務基礎性工作,建立服務主體名錄庫、服務對象數據庫、糧油糖及特色產業數據庫3個基礎數據庫,開展成熟環節評估測算。項目縣以抽樣統計、常規統計等多種形式開展成熟環節測算和評估,原則上縣域內單作物單環節農戶接受社會化服務率超過85%以上確定為成熟環節,成熟環節要在項目實施方案中予以明確。
(二)編制實施方案。項目縣農業農村部門會同財政部門編制本年度項目實施方案,報市級農業農村部門審核后,經縣級人民政府同意后印發。市級農業農村部門于2025年2月10日前將所轄項目縣正式印發的實施方案統一報送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備案。
(三)確定服務主體。服務主體向項目縣農業農村部門提出申請(附件2),項目縣遴選確定服務主體和承擔任務量,及時公示遴選結果。
(四)簽訂服務合同。發揮農村集體居間服務作用,協助服務主體與服務對象簽訂服務合同(附件3)。
(五)核實及公示。服務完成后,服務主體和服務對象填寫村鎮核實表(附件4),項目縣組織公示村級核實結果。
(六)收集材料。公示無異議后,申請項目補助資金需提供以下佐證材料:服務合同、村鎮核實表、村公示圖片、作業監測軌跡圖等。若無作業監測軌跡圖,可用服務合同證明、作業圖片和村級公示代替。
(七)材料審核及抽查核驗。項目縣農業農村部門對申請項目補助資金材料進行審核,同時按作物及作業環節分類進行抽查,對安裝有北斗終端等作業監測軌跡設備的,抽查服務面積比例不低于3%,其它則不低于10%。
(八)兌付資金。經審核及核驗無異常后,項目縣農業農村部門在官方網站公示財政補助對象和補助資金。公示無異議后,形成補助資金結算表報送項目縣財政部門,并及時給予補助結算。
四、相關事項
(一)明確進度要求。設區市農業農村部門要加強項目實施指導,確保項目按照有關政策實施。項目縣農業農村部門要積極爭取縣級人民政府的支持,發揮政府統籌協調作用,會同財政部門,抓好項目實施。應于2025年7月31日前完成全年服務任務面積比例、補助資金撥付均超過70%,11月10日前完成全年服務任務面積,12月10日前完成補助資金全部撥付到位。項目完成后,項目縣要重點評估項目任務完成情況、資金使用情況和帶動農戶比例情況等,并于12月30日前將項目實施總結和典型經驗案例報送我廳。
(二)加強服務指導。各設區市、項目縣要大力宣傳解讀政策,使農民群眾、基層干部和服務主體準確理解黨中央對帶動農戶的基本要求,掌握政策內容與補助標準。幫助農民算好賬,讓農民充分認識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效益優勢,主動自愿接受農業社會化服務。
(三)強化項目監管。適時由市級統一報送項目縣項目實施階段性執行情況。項目縣要及時登錄管理平臺,填報上月項目執行情況和資金使用等情況。各設區市、項目縣要加強資金管理,堅決依法依規查處違規挪用、套補騙補行為。
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聯系人:銀建省,聯系電話:0771-5829707,電子郵箱:gxhzjjc 163.com。
附件:1.提前批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任務清單
2.XX縣(市、區)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登記申請表(樣式)
3.XX縣(市、區)農業社會化服務作業合同示范文本(參考文本)
4.村鎮核實表(樣式)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辦公室
2024年12月26日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