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政策與標準】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印發《廣西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簡稱:《規劃》)。《規劃》總體上按照國家和自治區關于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強調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的思路。以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自治區黨委、政府《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的精神,綜合考慮我區農業機械化發展現實基礎和發展趨勢,加快區農業機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發展。
同時,《規劃》提出了區內農機化發展面臨的諸多挑戰。目前,廣西農機化基礎薄弱,有待夯實。宜機化改造落后,丘陵山區普遍存在山高坡陡、道路崎嶇、場地狹窄等問題,甚至部分“雙高”基地也沒能按照宜機化要求進行建設,農機連續、連片、高效作業條件欠缺。農機企業普遍存在規模小、裝備落后、研發能力不足、產品技術含量不高等問題。農機產學研推嚴重脫節。尚未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推相結合的農機技術創新機制。
創新是推動我國農機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加強我國農機科技創新能力建設意義重大。因此,該《規劃》將“推進農機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做為重點任務之一。
具體規劃為:根據農業產業和農業機械化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需要,深化產教研融合創新,強化農機人才培養。
深化產教研融合創新。堅持農機科技自強,完善農機科技領域基礎研究穩定支持機制。編制2021-2023年、2024-2026年《廣西農業機械產品需求和科研導向目錄》,明確科技攻關目標和方向。加強農機裝備研發平臺建設,支持建設中國(廣西)- 東盟農業機械創新中心,引進一批農機研發機構、農機企業、高等院校入桂設立研發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或外籍專家工作站,形成多種創新模式,建設一批自治區級農機科技創新中心,實施農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提高農機裝備自主研制能力。完善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的農機裝備創新體系,推動智能化、綠色化、多功能丘陵山區農機裝備等廣西急需農業機械和農機化技術研發攻關。
加強農機產業人才建設。將農機人才培養納入自治區重大人才項目,通過廣西杰出人才培養工程、廣西壯族自治區八桂學 者、廣西壯族自治區特聘專家、八桂青年拔尖人才培養工程、自治區高水平創新創業團隊,培養一批高端、領軍農機人才。
注:本文由農機網(www.hebeigongyou.com)整理發布,資料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