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政策與標準】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印發《廣西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簡稱:《規劃》)。其中,農業機械化提升工程主要圍繞“區域性水稻產業中心建設工程、丘陵山區特色農作物生產機械化示范基地建設工程、農機合作社機棚庫建設工程、廣西大型農業機械檢測鑒定基地建設工程、宜機化改造工程”五大方向,提出相應規劃舉措。
區域性水稻產業中心建設工程。擴建、新建集水稻育插秧、烘干、倉儲、大米加工等功能在內的區域性水稻產業中心。建設烘干、倉儲、加工車間,應用無人機直播、高效育插秧、側深施肥、產地烘干等機械化技術,解決水稻育秧、插秧、烘干等機械化薄弱環節;推行訂單作業,延長產業鏈條,推進可持續發展。到 2025 年,在水稻主產縣(市、區)新建、擴建產業中心 200 個以上,每個市至少建設 5 個。
丘陵山區特色農作物生產機械化示范基地建設工程。重點開展新機具引進、試驗示范,推進植保無人機、軌道
運輸機、果樹
修剪機等輕便、多能、高效機具應用,解決丘陵山區先進適用機具缺乏問題;選擇適宜優良品種,科學確定行距、株距,合理規劃道路,促進丘陵山區機藝深度融合;開展新技術引進、試驗、示范、推廣,實施滴灌、飛防等農機技術,探索高效、適用機械化生產模式,加快山區特色
農產品生產“機器換人”步伐。每個示范基地 300 畝以上。在列入全國丘陵地區的49個縣(市、區)和全國山區地區的 28 個縣(市、區)實施。到2025年,建成示范基地200個,覆蓋全區糧源基地縣(市、區)及丘陵山區縣(市、區)的主要農業優勢特色產業。
農機合作社機棚庫建設工程。自治區制訂農機合作社機棚庫建設規范,扶持農機合作社根據需要開展機具庫棚、維修車間和零配件供應部以及烘干、加工廠房、儲藏庫房等基礎設施建設。每個合作社占地2000 ㎡以上,其中機棚庫 1000 ㎡以上。“十四五”期間共扶持 100 個農機合作社。
廣西大型農業機械檢測鑒定基地建設工程。建設測試穩定性高、測試精度高、檢測速度快的農業機械性能測試系統,將主要數據檢測精度從B 級升級到A 級,滿足現有及未來拓展的各測試系統對試驗空間的要求,打造成為國內一流、具有西南地區特色的甘蔗機械、山地拖拉機和收割機、畜牧水產機械、丘陵山地機械等檢測系統和檢測鑒定基地, 以及廣西優勢特色農產品生產機械化試驗試用基地。建設規模 2110 畝,其中檢驗鑒定中心 110 畝,試驗示范基地 2000 畝。建設地點在崇左市扶綏縣。
宜機化改造工程。統籌中央和地方各類相關資金及社會資本積極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以高標準農田、“雙高”基地和丘陵山區耕地為重點,開展地塊互聯互通、消除作業死角、優化地塊布局、合理布局溝渠、土壤培肥熟化等改造,推動農田地塊小并大、短并長、陡變平、彎變直和互聯互通,切實改善農機通行和作業條件,提高農機適應性,擴展大中型農機應用空間。到 2025 年,每個縣(市、區)整合安排宜機化改造項目不少于 15 個,全區開展宜機化改造 1500 萬畝以上。
注:本文由農機網(www.hebeigongyou.com)整理發布,資料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