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政策與標準】2021年,山西省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統攬“三農”工作全局,全省農業農村發展穩中加固、穩中向好,“三農”壓艙石作用凸顯,為實現“十四五”開新局、應變局、穩大局奠定了基礎。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任務、強化措施、壓實責任,結合山西省實際,近日,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提出目標:2022年,糧食面積穩定在4700萬畝以上,產量285億斤.力爭農民收入增長8%以上,一產增加值增長9%左右,一產固投增長10%以上.脫貧人口和脫貧地區農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農民收入增速。
《實施意見》重點圍繞“全力抓好穩糧保供、切實強化關鍵支撐、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農業特色轉型、突出重點促進鄉村發展、扎實穩妥推進鄉村建設、突出實效改進鄉村治理、加大政策保障支持力度、加強和改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9大方面共提出40條實施舉措。
其中,提出要提升農業物質裝備和信息化水平.全面梳理短板弱項,加快丘陵山區和設施農業小型機械、雜糧和中藥材等特色作物專用機具、智能機械引進研發制造.實施農機購置應用補貼政策,推進補貼機具有進有出、優機優補,重點支持糧食烘干、履帶式作業、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有機旱作農業全程生產、雜糧收獲等農機裝備,推廣大型復合智能農機.試點開展農機購置補貼“三合一”辦理,支持有條件的市縣開展農機深翻、秸稈還田離田、農田殘膜回收、糧食烘干等環節作業補貼,加快北斗智能終端在農業生產領域應用,開展智能化農機示范園區建設,全省農機總動力達1680萬千瓦,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達74.7%。
另外,提出要推進設施農業建設.推進區域合理化布局,加快晉北晉西北設施農業發展,高標準建設蔬菜、水果、畜禽和水產養殖等設施產業.因地制宜發展防蟲網大棚、塑料大棚、日光溫室和旱垣山地溫室等高標準農業設施.集中建設集約化、工廠化和智能化育苗設施.推動水肥一體化、飼喂自動化、環境控制智能化等設施裝備技術研發應用.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基礎上,探索利用可開發的空閑地、廢棄地發展設施農業.全省新增設施農業3萬畝以上。
據日前召開的山西省農機化工作會議指出,2022年,山西農機總動力突破1680萬千瓦,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將達到74.7%左右。會議強調,2022年,山西農機化工作將重點抓實抓好七方面工作:穩妥高效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突出規范實施和效益最大化,力爭補貼資金達到4億元,補貼2.3萬農戶購置2.78萬臺(套)農機具;大力推進機械化有機旱作農業;著力做好重要農時農機化生產;聚力鋪開農機裝備補短板工作;全力推進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精心培育新型農機社會化經營主體;狠抓農機安全生產。
想了解更多詳情,請點擊下方下載實施意見完整文件。
注:本文由農機網(www.hebeigongyou.com)整理發布,資料來源:山西省人民政府、黃河新聞網。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