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熱點關注】 農作物病蟲害是影響糧食穩產增產的重要因素,科學有效防控農作物病蟲危害,是減災保豐收的關鍵措施。為組織做好農作物病蟲害防控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損失,實現“蟲口奪糧”促豐收目標,推進化學農藥減量增效,近日,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印發了《2022年黑龍江省"兩增兩減"蟲口奪糧促豐收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決定組織開展“增加統防統治、綠色防控覆蓋率,減少病蟲危害損失、化學農藥使用量”為核心內容的“兩增兩減”蟲口奪糧促豐收行動。
《行動方案》表示,據省植保部門綜合分析,預計2022年黑龍江省農作物主要病蟲草鼠害總體為中等發生,發生程度重于2021年,接近常年,需加大監測防控組織力度,及時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努力減輕災害損失。《行動方案》明確,要通過實施“兩增兩減”行動,全省主要農作物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59%以上,較上一年增加2個百分點;主要農作物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58%以上,較上一年增加4個百分點,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總體危害損失率控制在5%以內,化學農藥使用強度較上一年降低1%以上。
《行動方案》明確了重點任務,圍繞“兩增兩減”目標,凝心聚力、環環緊扣,切實落實好以下四項重點任務。
(一)強化監測預警。進一步完善鄉村病蟲疫情監測體系,增設田間監測網點1000個,全省監測點總數達到4000個,提升兼職植保員素質,實現病蟲疫情監測點村級全覆蓋。升級完善在線監測預警管理平臺及手機調查APP,增配先進病蟲監測設備3500臺,進一步提升病蟲害監測調查和信息管理的規范化、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密切跟蹤,全面掌握發生消長動態,及時會商分析,準確發布預報預警信息,科學指導防控。全年發布省級預報20期以上、市縣級預報900期以上。
(二)推進統防統治。積極組織重點縣份參與全國“統防統治百縣”和“綠色防控示范縣”的創建工作。發揮中央財政農業生產救災資金的引領作用,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扶持發展一批裝備精良、技術先進、管理規范的專業化防治服務組織,充分發揮骨干和示范帶動作用,加強監督管理和服務指導,以稻瘟病、粘蟲、草地螟等重大病蟲害為重點,大力推進統防統治,重點區域、關鍵環節全覆蓋,切實提高防病治蟲效果、效率和效益。推進高效節藥旱田施藥機械的配備和植保無人機規范應用,提升施藥裝備水平,提高重大病蟲應急防治能力。同時,利用省級財政資金,安全規范組織開展農田統一滅鼠1000萬畝。
(三)推進綠色防控。加快理化誘控、生物防治、生態控制、免疫誘抗、科學用藥、納米農藥等綠色防控產品和技術推廣應用,在水稻、玉米、大豆、馬鈴薯等主要作物上,集成示范一批農作物病蟲害一體化全程綠色防控技術模式。組織開展綠色防控技術試驗示范50項,舉辦全省綠色防控技術網絡培訓班10期以上,重大病蟲統防統治中綠色防控措施應用占比80%以上,推行病蟲害綜合防治、綠色防控和可持續治理,促進農藥減量化,穩步提升綠色防控措施覆蓋率。同時,繼續抓好豇豆、韭菜、芹菜的科學安全用藥和綠色防控技術指導,推進生化協同、科學輪換用藥等抗性治理措施。
(四)推進科學用藥。加強科學安全規范施藥,補貼更換節藥噴頭15萬套以上,示范配備高效節藥風幕
打藥機,舉辦減量增效技術田間觀摩培訓班15期和“無人機應用技術及安全用藥培訓精修班”6期,大力宣傳推廣高效低風險農藥品種和高效節藥施藥機械。堅持達標防治、對癥選藥、適時適量用藥,嚴格執行安全間隔期用藥規定,嚴防違規用藥,避免亂用藥。普及推廣“掌上植保”APP,持續舉辦“全省植保技術網絡大講堂”,組織開展“科學用藥”專題宣傳,營造良好輿論氛圍,提升科學用藥水平。
《行動方案》要求,落實農業農村部、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加強基層動植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的意見》(農人發〔2022〕1號)有關要求,及時制定印發省級工作方案,按照"縣有機構鄉有人"的目標,加強基層植保體系建設,配齊配強專業人員,并逐步擴大村級植保員隊伍,確保病蟲害監測防控活有人干、事有人管。及時印發農作物主要病蟲草鼠害防控指導意見,層層建立分片包干責任制,防控關鍵時期組派精干力量深入生產一線,指導村級植保員,舉辦現場培訓,面對面、手把手指導農民開展防治,確保防控技術落到實處。在用好中央財政和省級財政重大病蟲鼠害監測防控資金的同時,積極爭取地方財政資金支持,整合相關涉農資金,進一步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確保監測及防控措施落實到位。
本文由農機網(www.hebeigongyou.com)整理發布,資料來源: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