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地方農機】 今年入汛以來,河北省大部分地區降水偏多、積溫和光照較常年偏少,導致農作物生育期普遍推遲,特別是9月中旬以來,河北省持續出現降水天氣過程,目前中南部地區土壤水分已經飽和,局部地區發生內澇,出現農田積水,給秋收秋種帶來很大困難。為加快秋收秋種進度,確保秋糧顆粒歸倉,切實穩定冬小麥播種面積,近日河北省農業農村廳印發了《關于切實抓好秋收秋種工作的緊急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指出,秋收秋種進入關鍵時期,如何把豐收的秋糧收獲到手、把冬小麥種足種好,是當前農業最緊迫、最重要的工作。《通知》要求全省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實行包縣、包鄉、包村責任制,指導農民群眾搶收搶種,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落實關鍵措施,確保秋糧應收盡收、顆粒歸倉,確保冬小麥應種盡種、面積穩定。
秋糧收獲方面,《通知》指出,各地要全面摸清秋糧面積、成熟情況、土壤墑情、積水情況、
收獲機具數量等底數,進一步細化搶收方案,分類采取措施,加快收獲進度。對于地勢較高或沙壤土地塊,要密切關注天氣過程,抓住晴天的有利時機,發揮農機優勢,全力組織搶收;對于土壤過濕地塊,由于傳統收獲機無法進地作業,在積極引進履帶式玉米收獲機同時,農機部門要組織專家和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農機企業等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對現有農機進行改造,通過增大輪胎(履帶)接地面積,減少壓強,使收獲機能在潮濕、泥濘地面正常行走作業,加快搶收,及早騰茬;對于積水嚴重的地塊,一方面抓緊組織疏通溝渠、使用抽水泵抽水等措施搶排積水,降低田間水位和土壤含水量,促進耕地散墑,為秋收秋種創造有利條件,另一方面抓緊組織人工搶收,確保顆粒歸倉。同時,要指導農戶邊收獲邊晾曬,有條件的地方進行烘干處理,防止霉變發芽。
冬小麥播種面積方面,按照中央和省要求糧食安全實行黨政同責,糧食面積是約束性指標,各市、縣要將冬小麥播種任務分解落實到縣、到鄉(鎮)、到村、到田塊,要確保播種面積不低于上年。要通過政策明白紙、微信公眾號、手機短視頻等方式,加強政策宣傳,引導農民群眾抓住今年小麥價格高、種植效益好的有利時機,多種種好冬小麥,千方百計穩定種植面積。承擔旱作雨養種植任務的地區,要統籌協調好節水壓采和穩糧的關系,既要完成關停機井、減少灌溉用水的任務,又要督促和指導農民群眾充分利用今年土壤墑情好的優勢,積極發展旱作小麥,不能因實施旱作雨養項目,而減少小麥面積,如果一個縣范圍內某個鄉或某個村減少了小麥面積,就要在其他鄉或村増加小麥面積,每個縣都要確保小麥面積與上年相比不減少。對目前仍有積水地塊,要組織專家逐個地塊進行分析研判,排水散墑后具備播種條件的,要抓緊進行搶種。有些地塊播種期可能要推遲到10月底甚至更晚,要幫助指導農民群眾采取晚播配套技術措施,確保播上種,力爭少受影響。各地要做好小麥種子余缺調劑,確保播種需要。
《通知》要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充分利用微信、網絡、農村大喇叭廣播等各種媒介,宣傳小麥播種技術措施,指導農民科學選擇適合當地的高產節水、優質專用、抗逆性強的品種。大力推廣深松、旋耕、分層施肥一體化精細整地技術,提高作業效率,打好高質量播種基礎。對于積水農田,要抓緊調整土壤墑情,盡量在適耕期內整地。對于黏重土壤要注意耕翻“寧晚勿爛”,避免影響小麥正常出苗。病蟲草害發生較重地塊,鼓勵進行深翻作業,降低病蟲草基數。堅持實施玉米秸稈還田,有條件的地方可利用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增施有機肥,提高耕層有機質含量。要按照地力、播期、品種、播量相配套的原則,確定合理播種量,配套適宜機械,做到適量播種。晚播地塊要適當加大播量,保證充足的基本苗。適墑播種地塊,要大力推廣播后鎮壓技術,増強種子與土壤的密接程度,提高抗旱抗寒能力。土壤濕度較大的地塊,播種后墑情適宜時再鎮壓,要掌握壓干不壓濕,防止出現因鎮壓導致的土壤板結,影響出苗質量。
本文由農機網(www.hebeigongyou.com)整理發布,資料來源:河北省農業農村廳。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