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編輯視角】當下,高端智能農機裝備已成為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和產業發展的熱點,全國各地積極發展現代農機產業,鼓勵農機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轉型,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我國秋收秋種主要集中在9月中旬至10月中下旬,包括玉米、一季稻、大豆、馬鈴薯、棉花等糧棉作物的收獲,雙季晚稻的田間管理和收獲,以及冬小麥和油菜等越冬作物的播種等。目前全國大部分秋收作物處于產量形成后期,西南地區秋收已大面積開展,全國其他大部分地區秋收作物尚未成熟。近期,全國各地秋收秋種工作即將陸續大規模全面展開。
山東省
為迎接即將到來的秋收農機需求高峰期,山東省農機生產制造企業開足馬力生產訂單農機產品,最大限度滿足市場需求,助力農業增產豐收。
連日來,荷澤市定陶區組織農技人員通過送檢上門、送技術下鄉,強化對農機手的技能和安全培訓,保障農用機械的正常使用,護航三秋生產。今年,定陶區三秋生產期間共投入
玉米收割機1300多臺,目前已對全部機械進行檢修,開展農機安全技術培訓1500人次。
濟南市濟陽區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創新工作舉措,加大監管力度,打造平安農機,為秋糧豐產豐收提供強有力的農機保障。目前,濟陽區各類農機具保有量達6700余臺(套),小麥、玉米
收割機3000余臺,農業機械量大面廣、監管難度相對較大,為全面提高農機安全監管效率,濟陽區以鎮街為網格,突出抓好網格內農機合作社的監管,在合作社內設置農機安全員,嚴格責任落實,把安全責任分解到人,強化督導考核力度,做到了安全責任落實全覆蓋。
據了解,泰安市充分發揮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導向和杠桿作用,加快普及玉米籽粒機收、小麥精量播種、鎮壓保墑等農機化技術,擴大秸稈青貯、深松深耕、水肥一體化等節能環保農機化技術應用。今年全市共落實農機購置補貼資金8869萬元,推廣各類新機具1.58萬臺。"三秋" 期間,預計上陣各類農業機械7萬臺(套),其中
玉米收獲機8700臺,花生收獲機3916臺,免耕播種機7269臺,精量播種機21712臺,青飼料收獲機991臺,確保玉米機收、深翻整地、小麥機播等生產任務圓滿完成。
青海省
進入8月,青海省農作物相繼成熟,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及早謀劃安排,保障農機服務,搶抓晴好天氣,有序開展秋收秋種工作,為實現糧食豐產豐收夯實了基礎。為進一步發揮農業機械在秋收作業中效率高、質量好的優勢,最大限度擴大機收面積,青海省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著力推廣高性能聯合收割機、牧草收獲機、馬鈴薯收獲撿拾一體機、秸稈打捆機等高效綠色農機裝備,持續推進秋收糧食收獲機械化水平提升。據統計,截至8月底,共完成檢修各類農機具5294臺(套),開展秋收農機安全檢查394次。累計3564臺(套)收獲機具投入各地秋收工作,完成糧食作物收獲面積4.19萬公頃、油料作物收獲面積1.71萬公頃,機收率達95%以上。
當前,海北藏族自治州農業區金秋沃野,機聲隆隆,各縣陸續進入農作物收割期。截至目前,全州共收獲各類農作物1.15萬公頃,其中糧食作物收獲8800公頃,油料作物收獲2100公頃;其他作物收獲620公頃,已收獲農作物占播種農作物面積的20.64%,各地秋收工作正緊張有序進行。據悉,今年海北州農作物長勢良好,天氣狀況穩定,9月底至10月初為秋收忙碌時節,農牧部門將繼續組織秋收力量抓住晴好天氣搶收成熟農作物,全面完成秋收任務,保證顆粒歸倉。
湖北省
截至目前,十堰市農機部門已組建10支農機作業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水稻機收作業指導服務,調度本地聯合收割機125臺、引導外地跨區作業機械50余臺,開展水稻、玉米機收1.5萬畝。今年,十堰市力爭水稻機收率達66%以上,玉米機收率達54%以上。
北大荒集團梧桐河農場
為了讓農業機械設備重新煥發活力,梧桐河農場干部職工、青年志愿者自發組成“農機服務隊”,幫助種植戶高效檢修維護秋收農機具。截至目前,該服務隊已為種植戶檢修機車1700余臺(套),解決生產難題150件(次),有效保障農業機械設備以良好狀態迎接秋收生產。據統計,今年梧桐河農場將投入2000余臺農用機械設備用于秋收生產,為確保糧食顆粒歸倉貢獻機械力量。
注:本文由農機網(www.hebeigongyou.com)整理發布,資料來源:央視新聞、新華網、荷澤廣電網、閃電新聞、青海省農業農村廳、青海新聞網、人民網、十堰日報、泰安日報社。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