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一場農機屆“春天的盛會”——第十屆江蘇農業機械展覽會在南京博覽中心隆重召開,展會由江蘇省農業農村廳與中國貿易促進委員會江蘇省分會主辦,以“農機智造 綠色未來”為主題。在展會上,代表國內甚至先進水平的農機化新裝備新技術一一亮相,其中,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疆”)攜“明星”產品重磅參展。在現場,農機網記者有幸采訪到了大疆創新項目合作總監謝博之先生,聆聽謝先生對大疆飛防植保生態的解讀與分析,受益匪淺。

大疆創新項目合作總監謝博之先生接受農機網采訪
“人機劑技”:大疆的飛防植保生態系統
大疆作為無人機行業的獨角獸企業,在進軍農業領域后致力于與廣大合作伙伴共同構建完整的飛防植保生態系統,那么如何理解大疆的飛防植保生態系統?
謝先生向我們介紹道:“這個系統包括了‘人機劑技’。‘人’就是對于操作人員的培訓極其就業拓展;‘機’,也就是植保無人機,要保證植保無人機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劑’,也就是藥劑,大疆會和包括各種農資商在內的藥劑廠商進行合作;‘技’,技術,有了操作人員、相應的機器裝備和藥劑之后,還需要的就是使用技術了。所以大疆也一直在拓展如何完善并提高植保無人機飛防技術以及如何提高農藥使用效率和無人機植保效率。總的來說大疆是圍繞著‘人機劑技’這四個方面整體來構建飛防植保生態系統的。”

讓農民受益:大疆農業的終目標
在談到行業發展時,謝先生表示,從行業整體來看,目前整個飛防植保業態還處于初期階段,包括大疆在內的諸多廠商以及合作伙伴都在努力地進行拓展和實際地大規模應用。但是在各個環節任然存在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比如相應配套的飛防藥劑,比如如何讓植保無人機產品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效果更好,以及人員操作上如何更便捷、更智能等等,這方方面面都需要整個行業一起來共同做大、做好、做強。“這是大疆構建整體飛防植保生態系統目前遇到的大難點,也是整個行業需要共同努力的地方”,謝先生這樣說道。
當前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我們都知道在耕種管收四個環節中植保是機械化程度較低的環節,大疆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以小的切入點帶動整個飛防體系的建設,從而提高植保環節的機械化水平,也希望能夠進一步把我國農業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提升到更高的臺階,終讓所有農民受益。這也是大疆構建飛防生態系統的終目標。

攜手大疆:共創和諧飛防
在談到自身發展情況時,謝先生說:“當前大疆所做的,一方面是不斷更新迭代自己的產品。回顧大疆創新從發布款植保無人機到現在也才三年多時間,但在這期間,大疆創新已累計銷售了超過兩萬架植保無人機;去年一年大疆作業面積已超過1.3億畝次。這個數據放在一兩年前是讓人難以想象的,而在接下來這個數據會得到更大的增長。未來,大疆一方面會將當前的飛防植保生態圈做好、做強,另一方面會進一步拓展合作伙伴圈子。目前大疆合作伙伴包括中國農大、中國農科院、華南農大等院校機構,以及先正達、科迪華、巴斯夫等藥劑廠商。”謝先生強調說,大疆希望未來融合更多合作伙伴來共同推動植保飛防生態事業進程。

重磅產品T16:強大可靠的杰作
提到產品,謝先生欣慰地向我們介紹了大疆于2018年12月發布的T16。這款產品很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載重,T16顧名思義,載重是16升的。謝先生說:“當植保無人機有了大載荷之后,很多地方就有了突破,就在昨天(4月9日),大疆和中國農科院在江西贛州進行了植保無人機「果樹模式」發布會,并發布了植保無人機田間實驗報告,展示了新無人機「果樹模式」。”

謝先生指著身后的機型介紹道,大疆T16不僅可以解決大田作物的植保,還可以解決果樹這種經濟作物的植保作業問題。T16如此強悍,在于它的幾個技術特點:除了大載核之外,T16采用的六旋翼設計會使得風場更強,噴灑均勻度也會更好;機身采用了大疆一慣的折疊式設計,確保轉場運輸的便捷性;配備前視攝像頭和探照燈,無論是白天還是夜間作業都能確保人員安全;除此之外還有斷槳保護功能,大家都知道大疆消費級無人機技術非常成熟,很重要一個原因在于四軸設計的穩定性。在進軍農業領域后,大疆更加注重農業的需求,固而采用六旋翼或八旋翼的設計,這樣更加符合農田的應用情況。比如在試驗中,取下一個槳葉后T16仍然可以安全地起飛和降落,能夠進一步確保作業過程中的安全性;我們可以看到,T16的六旋翼之下配備了8個噴頭,這8個噴頭有不同的開關起停設定,可以保證在不同的飛行速度和飛行狀態下都能保持均勻噴灑;T16搭載數字波雷達,在作業中可有效識別復雜農田場景,實現自主繞障飛行;雷達支持地形坡度檢測,山地斜坡也可仿地飛行。
這是一款讓我們值得驕傲的產品,謝先生微笑著說,剛剛介紹的也只是這款產品的初步功能,歡迎大家進入大疆農業官微了解更多。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