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機網 熱點關注】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關于全面推廣應用國家
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的通知》、《農業農村部關于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與農業農村重大創建認定、農業 品牌推選、農產品認證、農業展會等工作掛鉤的意見》等文件精神,加快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和重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平臺推廣應用,各省市加強農產品標準化及可追溯平臺建設,進一步促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全覆蓋。
湖北省:全面運行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平臺
8月29日,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在湖北全面推廣應用。這將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既可以追溯到“田間,還可以追溯到“車間”和“餐桌”,更有力確保了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當農產品進入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后,拿起手機掃一掃農產品包裝上的追溯二維碼,就能直觀地看到這個產品的生產過程和銷售情況。當湖北平臺與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對接后,獲取主體內部農產品生產過程追溯信息,可以實現追溯管理到“田頭”。
目前,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已啟動運行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平臺。接下來,湖北省將加大信息化追溯硬件的投入力度,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將規模化農產品生產經營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生產經營主體全部納入追溯平臺,保證農產品以二維碼、產品質量合格證明、產地準出證明等標識上市銷售,與市場準入相銜接。
江西省:建成農產品標準化及可追溯平臺
江西農產品標準化及可追溯管理信息平臺已于今年7月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對江西省提升農產品質量、保障食品安全起到積極的助推作用,這也標志著江西向建立結構合理、相互配套、覆蓋全省、統一開放、先進適用、數據共享的農產品追溯體系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據省市場監管局標準化處處長余國平介紹,該平臺建設是基于通用的GS1編碼規則開發,具有標準認證體系、位置服務、信息查詢、數據分析等能力。平臺以移動終端為載體,結合2G/3G/4G以及將來的5G等移動通信網絡,建立了一套可移動化的信息系統,允許企業和用戶隨時隨地上傳和查詢相關信息,讓企業的擔當和消費者的權益得以充分體現。平臺按照標準化的工作流程,實現、快捷、、可視化的數據采集模式,對各環節各主體產生的追溯信息進行及時匯聚、核對、清洗、關聯、分析等處理,實現追溯信息的上下游關聯,對食品安全風險進行監測、研判和預警,從而構建起江西省農產品安全準確、全面、完整、規范的統一技術支撐平臺,逐步實現江西農產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
下一步,江西農產品標準化及可追溯平臺,將依托此資源構建24小時全天候專家在線服務體系,為平臺用戶提供農保、質保、物聯、營銷、金融、維權全維度服務。同時,借助農業物聯網技術,打通追溯源頭“后一公里”,實現源頭數據實時采集及農業污染源控制。
陜西省武功縣:積極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
近日,武功縣農業農村局對全縣所有的農產品、示范合作社、規模化家庭農場、園區以及所有認證的農產品基地逐一開展了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情況檢查、現場培訓、現場指導。
截至目前武功縣在陜西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平臺注冊的生產基地已達29家,其中19家生產基地錄入上傳了生產檔案。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的實施極大地提高了武功縣農產品的質量安全信譽,增強了產品品牌含金量,有力地推動了武功縣農產品發展。
海南省:組織召開海南農產品公用品牌建設防偽追溯研討會
為建立海南農產品公用品牌防偽追溯體系,海南省農業農村廳質量處于8月23日,就海南蜜瓜、海南荔枝、海南芒果、海南地瓜、海南蓮霧、海南火龍果、海南胡椒、海南咖啡、海南好米、海南黑豬等10個省級農產品公用品牌建設的防偽追溯進行研討。
研討會分別對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平臺、海南重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平臺進行功能介紹和操作演示,并就10個省級農產品公用品牌防偽追溯建設如何與國家追溯平臺、海南監管平臺結合起來,對接、入駐、應用等事項,進行了熱烈地討論。
各品牌策劃機構紛紛表示,要嚴格按照海南農產品公用品牌建設“五個統一”的要求,努力建立一套農產品公用品牌防偽追溯體系,實現公用品牌農產品源頭可追溯、流向可追蹤、信息可查詢、責任可追究,增加公用品牌農產品消費信心和度,打造海南熱帶農業。
浙江省寧波市:錄入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平臺的主體超7000家
2017年,寧波被認定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整市創建試點單位,去年11月,通過農業農村部測評。目前,寧波10個區縣(市)都已建成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錄入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平臺的主體超7000家。
寧波編織完善市縣兩級綜合監管、農業執法、農技推廣等體系,形成以縣、鄉農安監管員為基礎,村社協管員和企業內檢員為補充的網格化管理。同時建立市、縣、鄉鎮、生產主體四級農產品檢測體系,118個鄉鎮建立速測室。兩年來,全市制(修)訂市級地方標準77個,累計創建各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基地226個,建成現代農業園區216個,糧食功能區412個。現代農業產業園、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和省級特色農業強鎮數量居全省。
圍繞日常監管,市級財政每年安排檢測經費900萬元開展定量抽檢。經農業農村部對寧波農產品例行風險監測,連續兩年總體合格率在98%以上,居*列。寧波配置了700多臺移動智能識讀采集器等設施設備,建立智慧畜牧業暨動物及動物產品追溯平臺,建成農業投入品信息化監管平臺,實現了農業投入品經營單位注冊、產品登記、進銷存臺賬監管、監督執法等功能的一體化集成。
在此基礎上,寧波探索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黑名單”制度,加大對生產經營者失信行為的懲戒力度。對列入“紅名單”的單位,優先給予各類扶持;對列入“黑名單”的,實行“一票否優”,取消所有榮譽稱號和扶持政策。
本文由農機網整理發布,部分資料來源:湖北省農業農村廳、中國食品安全報、武功縣農業農村局、海南省農業農村廳、中國寧波網,如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我們。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