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通知公告】 各設區市、縣(市、區)農業農村局,省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省人大常委會《關于促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決定》、省政府《關于全面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意見》(蘇政發〔2014〕126號)、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辦《關于扎實做好2019年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的通知》(蘇污防攻堅指辦〔2019〕27號)精神,扎實推進全省夏季秸稈機械化還田工作,現就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抓緊制定方案,落實還田任務
堅持“麥秸稈還田為主,適度推廣稻秸稈還田”的原則,2019年實施稻麥秸稈機械化還田率52%。各地繼續按照《2018年全省秸稈機械化還田實施辦法》(蘇農機科〔2018〕8號)要求,抓緊落實提前下撥的2019年部分秸稈還田作業補助資金(詳見蘇財農〔2018〕150號、蘇農財〔2018〕37號-2130135“農業資源保護修復與利用”),結合地方財力,及時制定還田實施方案。補助對象原則上為按當地制定的作業標準實施秸稈機械化還田作業的實際種植戶,補助資金通過“一卡(折)通”等形式直接兌付到戶。圍繞夏季秸稈機械化還田面積目標任務,做好政策告知、確認公示、第三方核查、資金兌付、監督檢查等“規定動作”,確保“還田面積、還田機具、還田政策”落實到位。
二、加大技術指導,狠抓還田質量
各地要根據《稻、麥、玉米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指導意見》(蘇農機推〔2015〕13號)要求,結合當地茬口布局、土壤性狀、農田供水等因素,因地制宜完善作業標準和技術路線,做好機具配套選型,推進農機農藝融合。要大力推廣秸稈機械化還田集成水稻機插秧技術,緊緊抓住機收、旋埋、整地、灌水、沉實、機插等關鍵環節技術,加強培訓指導和現場演示,確保機手熟練掌握作業標準和要求,嚴格按技術路線和作業標準開展作業。農忙期間,各地要積極組織技術指導小組和服務小分隊,深入田間地頭,加強對作業質量的監督指導,及時幫助解決技術難題。
三、加強核查監管,防控廉政風險
各地要及時將補助政策內容、申報資格條件、操作程序、作業要求、咨詢服務(熱線)電話等信息向社會公開,主動接受社會監督。要規范操作,切實抓好確認公示、縣級第三方核查、資金兌付等關鍵環節。要會同財政等相關部門,加強補助資金管理和檢查,重點檢查政策執行和資金兌付到位情況,進一步完善“行政檢查、社會監督和第三方核查”相結合的監督機制。要嚴肅工作紀律,嚴格杜絕虛報面積、套取補助等違紀違法行為。
四、嚴格時間節點,做好材料報送
各地要嚴格時間節點,明確工作責任,落實具體人員,做好相關材料報送工作,報送情況將列入年度工作績效評價內容。一是作業進度周報。夏季從6月6日至7月16日,每周五上午12點前通過“省級秸稈機械化還田項目管理系統”的相關版塊,提交“2019年夏季秸稈(麥)機械化還田作業實施進度周報表”。要嚴把數據準確性,確保填報數據真實可用,并將統計匯總數據表紙質材料留存備查;二是實施方案。各地要根據省級要求(省級下達“任務清單”等相關內容的文件另發),及時制定當地實施方案(格式按蘇農機科〔2018〕8號),并報送省級備案。請務必于6月1日前通過“省級秸稈機械化還田項目管理系統”的“項目申報系統”版塊完成實施方案電子檔填報與提交,同時報送書面材料;三是階段性工作總結。9月15日前,通過“省級秸稈機械化還田項目管理系統”的“工作總結”版塊,提交夏季工作總結、夏季作業補助資金兌付清冊;四是工作聯系表。5月20日前,通過“省級秸稈機械化還田項目管理系統”的“工作聯系”版塊,填報《2019年農作物秸稈機械化還田組織工作聯系表》。此表主要用于采集各地工作相關信息,便于工作部署、聯系協調及信息公開。
聯系人:廳農機裝備處陳建清 周忠誠,電話:025-86381106、86263026;郵箱:jsnjzbc@126.com。
江蘇省農業農村廳
2019年5月10日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