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機網 編輯視角】在每年的九月的第三個周末,有一個容易被大家忽略的節日:世界清潔地球日。世界清潔地球日又叫世界清潔日,是性清潔活動,由澳大利亞的環保組織Clean Up the World的伊恩基南發起,現為重要的環境保護活動之一。
事實上,地球有著一定的自凈功能,就像古人即便沒有污水凈化系統也能喝上甘冽的河水,這是因為污水在水循環過程中已經被過濾掉了。但是,地球的自凈能力是有限的,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對于環境保護的一度忽視,使得大自然承受著日漸沉重的環境壓力,環境狀況越來越差。
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
目前*三大洋中大約形成了5大垃圾海,幾乎每10年他們的面積就會增加一倍。據綠色和平組織報告,*每秒鐘有超過200公斤塑料被傾倒入海洋,累計每年有超過800萬噸塑料留在海洋當中。海洋中80%的垃圾來自地面,其中有15%的垃圾漂在海面,15%的垃圾在海面以下順水而動,還有70%沉積在海底,因此人們可以看到的垃圾只是冰山一角。
相信很多人對于前段時間備受關注的死去海鳥和海龜的照片還有印象,它們的腹中塞滿了塑料袋、包裝盒等垃圾物,可謂是觸目驚心。垃圾海中的塑料垃圾一旦被海洋生物誤食就有可能成為他們死亡的元兇;此外,垃圾海的存在也威脅著漁業和航海業的安全;垃圾的分解物如果被沖上海岸,混入沙中更加難以清除;而吸附海中有毒物質的分解物被海洋生物吞食后,還有可能經過食物鏈的層層累積,終被擺上人類的餐桌。
那些地球的清道夫
清道夫原來是舊時用來稱呼城市的清潔工,現在常說的清道夫是原產于南美洲的一個水族品種,由于它以魚缸中的垃圾、水藻等為主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達到清潔、凈化水質環境的作用,所以它被稱為是水族箱中的“清潔工”,因此也有了清道夫這個名字。
而事實上,有很多動物都可以稱得上是地球的清道夫,如屎殼郎就以其特立獨行的行為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它的存在加速了糞便轉換成可被其他生物利用物質的過程。除了屎殼郎,以腐肉為食的鬣狗、禿鷲、蒼蠅、烏鴉、螞蟻等其實也能被稱為清道夫。
農機行業愈加重視綠色環保
近年來,世界各國都越來越重視對環境的保護,“先發展后保護”的路子顯然已經行不通了,各國都逐漸意識到發展經濟不能以犧牲環境為前提。當今,綠色經濟、循環經濟成為新世紀的標志。
在此背景下,我們農機行業也更加重視綠色可持續發展,年初兩部委發布的《2018—2020年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中,就曾明確指出要優先保證糧食等主要
農產品生產所需機具和深松整地、免耕播種、植保、節水灌溉、施肥 、秸稈還田離田、殘膜回收、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等支持農業綠色發展機具的補貼需要,逐步將區域內保有量明顯過多、技術相對落后、需求量小的機具品目剔除出補貼范圍。可見,綠色、環保、可持續已然逐漸成為行業共識。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