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推薦展會
更多 > >
推薦專題
更多 > >
農機補貼政策弊病浮出水面 亟待新革命
nongjx導讀:農業補貼政策自實施起,在我國糧食的連年豐產中可謂功勞不小,農業機械化的快速發展過程中,我國對于關于農機補貼的相關政策無疑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但是,任何政策都有一個出臺后不斷完善的過程,也有一個隨著形勢發展不斷調整優化的過程,尤其是現行的一些農業補貼政策確實正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要的調整關口,需要進行改革調整。
農機補貼長達十年 中國特色式基本框架
我國當前的農業補貼政策體系是zui近十年才逐步建立起來的。新世紀之后,中央作出了“兩個趨向”的重要論斷和“我國總體上已到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發展階段”的重大判斷,制定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針。
由此,糧食zui低收購價、臨時收儲、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等強農惠農、補貼支持農業的政策措施陸續出臺。總體來看,目前以zui低收購價和臨時收儲為主的價格支持是補貼支持農業的基礎性措施,對農民的直接補貼則逐步成為支持農業的重要方式。
近幾十年,我國農業補貼政策經歷了資金增加、內容豐富、范圍擴大、領域拓展、管理創新的快速增長與鞏固完善過程,初步構建起符合中國特色的農業補貼政策基本框架。
政策效果遞減 諸多挑戰
近年來,政策效果遞減,更多的弊病暴露出來,一些政策還顯示出負面效應,漸漸不適應糧食生產、農業發展的需要。
價格支持是我國補貼支持農業的基礎性措施,不過現在這一措施面臨越來越大的難題。近年因農資價格和人工成本快速上漲,糧食生產成本大幅增加,而糧價提高幅度卻始終滯后于種糧成本上漲速度,導致種糧比較效益持續下降,耕地撂荒和非糧化現象、糧食生產兼業化和副業化趨勢日益突出。
但是,如果繼續提高糧食zui低收購價、臨時收儲價,又將面臨市場扭曲加重、進口壓力加大、WTO規則約束加強等突出問題。另外,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等直接補貼措施,則受政策認知、操作方式、補貼強度等影響,對糧食生產的激勵效應不斷消減,逐步轉變為純粹的收入轉移措施。
農機補貼政策亟待新革命
首先要明確農業補貼制度調整的目標。毫無疑問,相對發達國家而言,我國農業補貼支持水平仍然較低。如2007年~2009年,韓國、日本的農業支持總量平均相當于本國農業總產值的64%,美國為36%,歐盟、加拿大分別為32%和26%,而我國只有13%。
因此,不斷加大對農業的補貼支持力度,是我國今后的必然選擇。但是我們也應該認識到,現階段我國還不能像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那樣,進行巨額補貼,更不具備全面、大規模補貼支持農業的能力。
因此,現階段農業補貼制度的設計,政策目標不宜過寬過泛,必須集中力量解決目前農業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關鍵問題。基于此,我認為,現階段農業補貼政策的核心目標是保障糧食安全、確保主要農產品供給和促進農民增收;綜合目標則是確保食品安全、環境保護、農業競爭力、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業多功能等,須在實現核心目標的基礎上,統籌兼顧。
(本文來源:中國農機總網整理)
農機補貼長達十年 中國特色式基本框架
我國當前的農業補貼政策體系是zui近十年才逐步建立起來的。新世紀之后,中央作出了“兩個趨向”的重要論斷和“我國總體上已到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發展階段”的重大判斷,制定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針。
由此,糧食zui低收購價、臨時收儲、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等強農惠農、補貼支持農業的政策措施陸續出臺。總體來看,目前以zui低收購價和臨時收儲為主的價格支持是補貼支持農業的基礎性措施,對農民的直接補貼則逐步成為支持農業的重要方式。
近幾十年,我國農業補貼政策經歷了資金增加、內容豐富、范圍擴大、領域拓展、管理創新的快速增長與鞏固完善過程,初步構建起符合中國特色的農業補貼政策基本框架。
政策效果遞減 諸多挑戰
近年來,政策效果遞減,更多的弊病暴露出來,一些政策還顯示出負面效應,漸漸不適應糧食生產、農業發展的需要。
價格支持是我國補貼支持農業的基礎性措施,不過現在這一措施面臨越來越大的難題。近年因農資價格和人工成本快速上漲,糧食生產成本大幅增加,而糧價提高幅度卻始終滯后于種糧成本上漲速度,導致種糧比較效益持續下降,耕地撂荒和非糧化現象、糧食生產兼業化和副業化趨勢日益突出。
但是,如果繼續提高糧食zui低收購價、臨時收儲價,又將面臨市場扭曲加重、進口壓力加大、WTO規則約束加強等突出問題。另外,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等直接補貼措施,則受政策認知、操作方式、補貼強度等影響,對糧食生產的激勵效應不斷消減,逐步轉變為純粹的收入轉移措施。
農機補貼政策亟待新革命
首先要明確農業補貼制度調整的目標。毫無疑問,相對發達國家而言,我國農業補貼支持水平仍然較低。如2007年~2009年,韓國、日本的農業支持總量平均相當于本國農業總產值的64%,美國為36%,歐盟、加拿大分別為32%和26%,而我國只有13%。
因此,不斷加大對農業的補貼支持力度,是我國今后的必然選擇。但是我們也應該認識到,現階段我國還不能像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那樣,進行巨額補貼,更不具備全面、大規模補貼支持農業的能力。
因此,現階段農業補貼制度的設計,政策目標不宜過寬過泛,必須集中力量解決目前農業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關鍵問題。基于此,我認為,現階段農業補貼政策的核心目標是保障糧食安全、確保主要農產品供給和促進農民增收;綜合目標則是確保食品安全、環境保護、農業競爭力、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業多功能等,須在實現核心目標的基礎上,統籌兼顧。
(本文來源:中國農機總網整理)
下一篇:農機購置補貼 權錢交易下的籌碼
- 凡本網注明"來源:農機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農機網,轉載請必須注明農機網,http://www.hebeigongyou.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