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地方農機】 為提升農業生產機械化、規模化、現代化水平,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11月29日,甘肅省西和縣舉行2024年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項目采購機具集中發放儀式。發放儀式由西和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董長軍主持,隴南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小軍、市農機中心黨支部書記王建平、西和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楊勇、市農機中心科教科科長羅書平、財政局副局長劉居峰出席儀式,參加今天儀式的還有涉及8個鄉鎮的領導及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負責人、農機中心班子成員及全體干部、項目機具采購供應商負責人共計120余人。
楊勇致辭并強調:要提高思想認識,持續提升農機裝備和作業水平,積極發展多層次、多功能農機社會化服務,推動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發展。要用好村股份經濟組織平臺作用,完善運營管理制度,加強機具維護管理,積極主動為群眾開展代耕代種代收服務,減輕農民人力作務作業負擔,增加村集體和群眾收入。要加強農機手安全教育,作好技術指導和業務培訓,嚴格落實農機安全作業監管責任,確保農業機械安全高效可持續運營,為保障全縣糧食安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縣農機中心主任陳永祿介紹了西和縣2024年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項目情況,該項目在長道鎮、蘇合鎮、十里鎮、何壩鎮、興隆鎮、石堡鎮、馬元鎮、西峪鎮、姜席鎮8個鄉鎮8個村創建8個村級農機專業合作社。項目總投資640萬,購置
拖拉機、
播種機、
收割機、烘干設備等農用機具及配套機械94臺套,建設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庫棚、管理用房、院面硬化等基礎設施,形成的固定資產歸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組織所有,由鄉村監管,村集體農機專業合作社組織運營管理,農機中心做好技術指導服務和規范化監管,合作社每年按4.5%給村集體分紅,壯大村集體經營性收入。
王建平強調:該項目使我縣農機合作經濟組織上邁上了新臺階,由原先9家增至17家,農機社會化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增加了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增加了農民收入,實現村集體經濟增收和群眾致富雙贏。先進機具的發放和使用,解決農業生產季節性勞動力短缺矛盾,為外出打工農民解決后顧之憂,滿足了農戶之間農業機械的不同需求,進一步提高農業機械使用率和農業機械化水平,帶動了全縣農機化的發展,實現農業提效、作物增產、農民增收。
王小軍對西和縣農機化工作給予肯定,并強調該項目推動了西和縣中藥材、馬鈴薯產業和林果產業的建構增效,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拉動了西和縣農機社會化服務事業進一步的發展;拉動了老百姓對農機推廣應用的消費需求;并有效解決了勞動力需求。之后宣布了西和縣2024年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項目采購機具集中發放儀式,為各村發放機具牌。機具發放儀式結束后,全體參會人員觀看了先進機具,供應商技術人員對機具性能、操作流程做了詳細介紹。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