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科技創新】 為加快雜交水稻制種機械化關鍵技術推廣應用,提升煙稻(制種)輪作全程機械化水平,助推制種產業高質量發展,6月28日,福建省農業機械推廣總站聯合福建省農業機械化協會、南平市農業機械化發展中心、邵武市農業農村局、邵武市煙草專賣局、邵武市肖家坊鎮人民政府、邵武市鑫邦職業培訓學校,在邵武市舉辦全省雜交水稻制種機械化關鍵技術集成示范暨煙稻(制種)輪作全程機械化現場推進活動,福建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楊斌出席并講話。
本次推進活動,圍繞煙葉和雜交水稻制種輪作,采取機具展示、作業演示、視頻教學、專家授課、經驗交流相結合的形式。在現場演示環節,集中演示了雜交水稻制種耕整地、育秧、種植、植保和煙葉起壟、覆膜、移栽、培土、拔稈、集運、烘干等機械化作業環節11個,農機裝備20多臺套。其中,最新引進的洋馬7寸9行父母本同步高速
插秧機、星月神9寸4行高速插秧機、盈禾6寸4行手拉式插秧機等關鍵裝備作業時,吸引了眾多眼球,現場交流討論熱烈。
在機具裝備展示環節,集中展示了雜交水稻制種和煙葉生產專用農機裝備40多臺套,涵蓋了雜交水稻制種耕整地、育苗、種植、植保、收獲、烘干、精選和煙葉耕整地、育苗、剪苗、種植、施肥、拔桿、編煙、烘干、捆綁等全程機械化生產農機裝備。展示的農機裝備既有適合大田塊的大型機具,又有適合丘陵山區的輕便型機具,還有代表智慧農業發展方向的智能輔助駕駛系統,使參加活動代表開拓了眼界,增長了見識。
在技術培訓交流環節,參加活動代表觀看了《福建省雜交水稻制種全程機械化》專題片和南平市鄉村振興宣傳片,省農機推廣總站林志強副站長介紹了福建省雜家水稻制種產業和機械化發展現狀,上海司南導航李夢琦經理介紹了北斗導航在農業機械的應用,建寧縣做了“補短板促全程、推進雜交水稻制種生產全程全面發展”典型發言,參訓代表還圍繞雜交水稻制種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進行了交流和討論。
全省各設區市農機管理部門、種子管理部門負責同志、農機推廣技術人員,全省25個雜交水稻制種縣農機推廣技術人員、種子站技術人員和制種大戶代表等200多人參加了活動。
雜交水稻制種是福建的優勢特色產業,正在積極打造制種強省。2023年全省雜交水稻制種面積57.93萬畝,產量1.17億公斤,連續六年保持全國第一;三明繼續保持全國雜交水稻制種第一大市,建寧、泰寧、寧化、尤溪等4個縣被認定為新一輪國家級制種大縣。目前,福建雜交水稻制種已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但在機械種植、機械授粉等環節還存在短板,不同地區機械化生產水平差異還比較大。下一步,福建將以補短板、強弱項、促全程為目標,用機械化引領雜交水稻制種生產跑出“加速度”,著力提升全省雜交水稻制種機械化、現代化水平,助推制種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