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熱點關注】4月24日,2024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新聞發布會在京成功召開,介紹了展會赴長沙舉辦的初衷和優勢,今年展會的特點、亮點、主要會議活動等情況,以及湖南省、長沙市全力支持展會的主要措施,回應了大家的關切。
農業農村部農機化總站副站長徐振興,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會長范建華、秘書長陳濤,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會長劉憲、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天辰,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執行副會長趙剡水、監事長李有吉,湖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龔昕、二級巡視員張才道,長沙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戴建文等出席新聞發布會。
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會長范建華首先介紹了2024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赴長沙舉辦的初衷和優勢。他表示,作為亞洲最大、世界前五的中國國際農機展,自舉辦以來從未跨過長江。今年之所以首次選擇在長沙舉辦,是為了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以及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工作部署,充分發揮展會平臺作用,展示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發展成果,擴大國產農機知名度和影響力,強化農機產業全鏈條產學研推用合作,推動全社會優質資源力量進入農機裝備領域,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
國際性的專業展會,選址最為看重的要素,是當地是否有足夠大的市場體量和較成熟的產業,為參展企業品牌推廣和產品營銷助力,以促成參展企業產品有相當規模的成交。目前,湖南省農機裝備產業產值占全國十分之一,也是我國重要的農機制造大省。2021年以來,湖南全省共投入財政補貼資金31億元,支持企業造機、農戶購機、農戶用機,全省累計補貼各類農機具53萬臺(套),受益農戶46萬戶。去年省政府制定《補齊農機裝備短板打造智慧智能農機產業鏈發展高地的若干措施》,啟動實施“百億強機工程”,未來三年每年推動投資100億元用于農機產業發展。湖南省政府傾力打造智慧智能農機產業鏈發展高地,抓好農機制造產業集群建設,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推動農機裝備產業向特色化、智慧化、高端化發展,加大農機社會化服務支持力度,積極推廣運用先進農機具,全力做強農機產業鏈。這些都表明了湖南省的市場發展空間之大,機會之多,也是展會最終落地長沙的重要考量因素。
范建華表示,相信在農業農村部、湖南省委省政府、長沙市委市政府以及農業農村、商務等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本屆國際農機展將會成為有史以來最好的一屆展會。希望行業內的企業及時申報、踴躍參展,觀眾持續關注、積極觀展,共同為中國農機化的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湖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龔昕介紹了湖南省農業農機基本情況和全力支持中國國際農機展的主要措施。他表示,湖南是農業大省,也是農機產銷大省,很榮幸獲得舉辦2024年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的機會,將以辦出特色、辦出成效、辦得圓滿為目標,以服務大局、服務客商、服務農民為己任,全力以赴組織好本屆展會。
一是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謀劃。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展會工作,要求相關方面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3月份在湖南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明確“發展農機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農業強國”這個主題,抓住辦展機遇,推進湖南農業農村現代化。遵循“政府搭臺、市場運作”原則,省委外事辦、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等省直部門與長沙市人民政府共同成立工作專班及其工作小組,制定詳細方案,明確職責任務,加強統籌調度,積極為展會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二是匯聚業界精英,開展重大活動。展會期間,除按慣例舉辦中國智慧農業大會、中國牧場大會等會議外,還將圍繞國家重大戰略、農業前沿科技、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等,組織農業農村部門同志召開全國性會議,組織農業農機相關院士、專家學者舉行論壇研討。屆時,將邀請部省領導出席開幕式和活動。
三是借助社會力量,云集全球客商。借助中國農機三協會的力量,集聚國內外知名農機生產企業,預計在2000家以上;借助湖南省多次舉辦中非經貿博覽會、中國中部農博會、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的資源,把參展人員由“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向歐洲、南美洲等地拓展;借助兄弟省份力量,組織全國農機零部件企業和種糧大戶、農業合作社代表等用戶觀展,大幅提升參展觀展人氣指數。
四是健全展館功能,提供優質服務。省市財政合力支持辦展,再硬化室外場地6萬平米,確保可用展場在40萬平方米以上;對部分較遠的參展企業給予運費補貼;展位費、住宿費不高于本展會在其他地方的費用;專人值守交通要道、維護周邊秩序,保障道路及通訊暢通、裝卸貨方便。還為海內外客商洽談、集體簽約等提供周到服務。
龔昕最后表示,誠邀并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在深秋十月光臨錦繡長沙,觀賞全球農機、聆聽政策動態、共商發展大計。
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秘書長陳濤介紹了今年展會的特點和亮點。他介紹,今年展會的主題為“發展農機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目前規劃的重大題材包括“發展農機新質生產力,推動建設農業強國論壇”“一大一小農機裝備研發成果調度會”“平急救災應用平臺建設論壇”“一體化項目推進會”“強鏈穩鏈論壇”“現代設施農業發展論壇”“新材料、新能源創新發展論壇”“畜禽養殖機械裝備發展論壇” “農副產品加工機械裝備發展論壇”“丘陵山區機械化論壇”“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發展論壇”等。展區設置方面,考慮到展會是首次在湖南舉辦,特設湖南省農機企業展區,此外創新設立智慧農業與智能農機展區,新材料、新能源展區,“強弱項、補短板”展區,“一大一小”成果展區,設施農業展區,國際展團,互聯網+、金融保險展區,水稻全程機械化、工廠化育秧設備展區,“湖南世界級智慧農業(雙季稻)中試基地”展示區等。
陳濤還透露,由于在湖南長沙辦展,部分省份的參展企業在展品運輸方面遇到一些困難,為此,主辦方決定對下述地區參展企業給予適度運費補貼:新疆、甘肅、寧夏、青海、內蒙古、陜西、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區展位費優惠3%。
長沙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戴建文介紹了關于展會服務保障、周邊交通和場館保障等方面的情況。長沙市委、市政府成立辦展工作專班,由市領導掛帥擔任專班召集人,專班下設綜合協調組、場館保障組、宣傳報道組、安保消防組、通訊保障組、會務接待組等。各組均有明確的具體工作任務和要求完成任務的時間節點。其中綜合協調組每兩個月組織召開1次工作調度會,聽取各組、各責任單位關于農機展籌備工作匯報,解決具體困難,推進工作落實。展會舉辦地長沙國際會展中心緊鄰京珠、滬昆、長株、繞城等四條高速公路,連通三條高速出口16米寬的疏散通道長21公里。距離長沙高鐵南站5分鐘車程,黃花機場20分鐘車程,地鐵2、4號線出口,公交車站步行5分鐘路程。場館周邊“五橫六縱”的主干道和疏通功能完備的次干道,方便運貨和觀展,交通優勢明顯。展會期間進一步加強周邊道路交通改造管控,為參展農機轉運及陳列提供便利,確保不發生嚴重交通擁堵和道路安全事故。長沙國際會展中心現有室內可供本次農機展展覽面積9萬㎡,含8個展館和1個中心館,室外已硬化場地7.7萬㎡,總可用面積為16.7萬㎡。為滿足辦展需求,需硬化二期用地6.3萬㎡用作室外展區(地面承載標準不低于3噸/㎡),總面積將達23萬㎡。目前已完成硬化工程設計、圖審、備案、清單編制等工作,即將招投標后開始動工建設。
農業農村部農機化總站副站長徐振興介紹,今年中國國際農機展將緊扣糧食和重要農產品“推技術、補短板、提單產”中心任務,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將與三大協會及有關科研院校、生產企業加強合作,共同舉辦系列活動。具體包括糧油作物機械化“推技術、補短板、提單產”專題報告會,組織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發展趨勢研討交流,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的機械化技術與裝備專題展區,以及開展現場作業演示活動,組織水稻、油菜等主要糧油作物提單產新機具新裝備開展現場集中作業演示等。他表示,以上四項活動舉辦充分體現“一大一小”農機裝備補短板大型高端智能裝備研制取得的成效,必將有力提升糧食作物全程機械化、智能化水平,有力促進糧食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先進適用機械化技術與裝備落地應用。
新聞發布會由劉憲主持。與會領導就今年展會將如何體現國家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要求,國際展商招展和國際化配套活動籌備,參展觀眾的組織和邀請以及媒體宣傳創新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參加新聞發布會的媒體包括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日報、農民日報、中國工業報、中國縣域經濟報、中國農機化導報等報紙,中國農村、中國鄉村振興、農機市場、農業機械、農機質量與監督、農機科技推廣、中國農墾、優質農產品、中國農民合作社、中國機械等雜志,新華網、央視網、中國農網、網易、新浪、中國農業機械化信息網、中國農機流通網、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網、中國農機工業網、農機新聞網、農機1688網等網站和農機推廣、中國農機化、農機360、農機通、四季為農、第一農機、三農拓客等新媒體。農機TV、機工產業、工業TV對發布會進行了全程直播。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