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地方農機】近年來,內蒙古赤峰市松山區按照“集中、集聚、集約”和“優化存量、提升檔次”的發展策略,著力推進設施農業舊棚改造升級,積極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設施農業,增強重要農產品穩定供應能力,促進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致富。
走進大廟鎮公主嶺現代農業產業園種植戶劉云福的西紅柿大棚,映入眼簾的是茁壯成長的秧苗。改造提升后的大棚采用了水肥一體化、智能溫控等先進技術,為秧苗生長營造了有利環境。
“以前的墻體矮,棚溫上不去,經過改造,棚體變高了,棚溫也上來了,種植面積也大了,收入肯定就多了,總體來說效果比以前要好很多很多。”劉云福說。
大廟鎮公主嶺現代農業產業園是松山區重點打造的規模化、集約化、高效化的雙萬畝設施農業園區。作為自治區單體面積最大、效益最好的設施農業園區,經過多年使用,部分棚室已出現老化現象,如墻體坍塌等,影響了作物的生長。2023年,松山區對部分棚室進行了改造提升。
園區管委會主任王景生介紹:“近兩三年內,大廟鎮黨委政府、園區管委會針對園區舊棚改造,積極爭取國家項目資金和上級資金扶持,讓棚戶盡早地把老舊棚改造起來,并在舊棚改造中少一些投入。”
松山區現有設施農業42.3萬畝,2023年,全區新建及改造設施農業棚室2.75萬畝,其中,新建日光溫室0.15萬畝、冷棚0.4萬畝,舊棚改造提升2.2萬畝;投入設施農業改造資金4000萬元,改造老舊冷棚650棟、暖棚300棟,蔬菜產量提升約4%。
松山區農牧局經濟作物技術站站長鄒林林說:“老舊冷棚改造不僅大大節省了勞動力,還顯著提升了作物的產量和品質,為農民帶來了更多收入。2024年,松山區將繼續爭取自治區的舊棚改造資金,加大設施農業改造提升力度,推動我區設施農業高質量發展。”
與此同時,大廟鎮公主嶺現代農業產業園還大力發展特色設施果蔬產業,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在園區精心打造的西瓜種植區,一車車麒麟西瓜連日來被源源不斷地送往全國各地。在優質土壤和先進技術的雙重“呵護”下,這里的麒麟西瓜口感甜、水分足,備受消費者青睞。
瓜農陳永方告訴記者,他已經種植果蔬多年。“以前種的是西紅柿,從去年開始嘗試種植麒麟西瓜。頭一年技術不行,但是種兩茬后發現,相比西紅柿,麒麟西瓜畝產量更高,種植起來也省工省時、省水省肥省農藥。”
正值春節期間,陳永方家的麒麟西瓜銷售火爆,這更加堅定了他種植的信心。“今年我尋思接著種。”
“園區從2022年開始種植西瓜。現在種西瓜是一年三茬,一茬西紅柿加上兩茬西瓜,西瓜畝產量在8000到12000斤,現在有訂單,三塊錢一斤。”王景生說。
近年來,大廟鎮公主嶺現代農業產業園致力于發展特色設施農業,以產業振興為引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2023年,園區引進的西瓜、草莓西紅柿等新品種在70個棚室成功種植,不僅滿足了市場對反季節蔬果的需求,更為農民帶來了可觀的收益。
“有很多西瓜種植戶在技術方面還不夠精進,所以產量這塊還有提升空間。考慮到西瓜種植有諸多優勢,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擴大西瓜種植規模,著力促進西瓜增產、農戶增收。”王景生說。
為持續推進鄉村振興,松山區加快發展設施農業產業,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堅持走“溫室上山、冷棚入川”路線,加快構建“兩區六基地”的設施蔬菜發展格局;積極引進草莓西紅柿、黑加侖提子、美早櫻桃等特色果蔬品種,滿足市場對高品質、特色果蔬的需求,全力推動農業走向規模化、產業化和現代化,持續拓展農業增值增效空間。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