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地方農機】2023年安定區農機中心圍繞丘陵山區及特色產業機械化發展,以機具研發推廣試驗、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建設、農機補貼政策實施等為主攻方向,加強項目引領,瞄準特色產業、薄弱區域、關鍵環節,加快補齊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短板,有力促進了全區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高效高質量發展。2023年,完成機械耕作182.3萬畝;機播101.56萬畝,其中馬鈴薯機械化播種57.6萬畝,小麥機械化播種7.51萬畝,玉米機械化播種22.5萬畝;機收105.895萬畝,其中馬鈴薯機械化收獲74.9萬畝,小麥機械化收獲8.58萬畝,玉米機械化收獲13.75萬畝,預計2023年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4%。
筑牢糧食安全屏障,開啟農機化全程全面新征程
安定區農機中心大力推廣小麥種收環節先進機具,進一步提升小麥機械化水平,促進增產增收?,F全區共有小麥(谷物)
聯合收割機90臺套。全區在玉米整地、鋪膜種植等生產環節中基本上實現了機械化作業。爭取項目資金40萬元,實施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項目1萬畝,建立了千畝核心示范基地一個,依托中央、省級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為全區26家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主體免費發放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專用機51臺,玉米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的推廣應用得到較大發展。
緊盯主導產業機械化實力提升,打開全區農機化發展新局面
通過多年的探索發展,初步形成“地膜覆蓋+配方施肥+脫毒良種+藥劑拌種+統防統治+機械化耕作”的馬鈴薯標準化種植技術模式,堅持農機農藝技術融合,實現機械半膜單壟雙行種植,機械深松整地、播前淺旋、起壟覆膜播種、機械覆土、機械植保、機械殺秧、機械收獲、機械殘膜揀拾全程機械化技術集成。爭取項目資金235萬元,其中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集成示范項目50萬元,在魯家溝鎮太平村建立1500畝馬鈴薯全程機械化示范點1個,依托甘肅宣燁農機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購置高性能馬鈴薯全程機械化機具7臺。小型自走式
馬鈴薯收獲機研制與示范項目100萬元,借助東西部協作“東風”,積極引進青島洪珠在安定區投資興業,成立定西洪珠農機裝備有限公司,專門針對丘陵山地馬鈴薯短板機具進行攻關,研制一款適應丘陵山區小地塊作業的小型自走式馬鈴薯聯合
收獲機,縮短整機長度、提高去土去雜效果、改進振動式挖掘鏟、減少拖拉機動力損耗、解決馬鈴薯挖掘后人工撿拾勞動強度大、用工成本高的問題。破解制約馬鈴薯生產全程機械化關鍵環節“無機可用、無好機用”的瓶頸問題。丘陵山區糧食作物薄弱農機裝備累加補貼與示范項目40萬元,對社會化服務能力較高的17家服務主體購置的薄弱農機裝備26臺套,給予不高于中央補貼額的省級累加補貼。2023年全區的馬鈴薯生產綜合機械化率達到了84%。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