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機網 市場行情】花生是重點實現機械化的9大農作物之一。因花生的人工收獲勞動強度比較大,所以實現
花生收獲機械化更是重中之重。
花生產區分布比較廣,從南到北再從東到西,幾乎每個省區都有種植。然而,由于各地土壤條件、氣候條件、種植規模、地形地地貌和花生品種等有很大差異,各地收獲習慣以及收獲方式也有所不同,所以造成了
收獲機械化的進展差異也很大。這里就從購機強度來分析一下花生收獲機械化的現實情況,以及存在的巨大市場潛力。
一、花生種植面積分布情況
1、各大區花生種植面積及產量情況
東北地區是花生主要產區之一。歷史上東北3省花生種植面積和產量都比較大,但近年來黑龍江調整種植結構,花生種植面積減少比較多。
華北地區花生種植面積和產量也比較大。其中,河北的花生種植面積最大,其次是內蒙古和山西。北京和天津的花生種植面積和產量相對較小。
華東地區的花生種植面積和產量比較大。其中,山東是花生的主要產區之一,其花生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名列前茅。安徽、江蘇、福建和浙江等省區的花生種植面積和產量也較大。上海花生種植面積和產量比較小。
中南地區的花生種植面積和產量名列前茅。其中,河南花生種植面積和產量列第一,廣東花生種植面積也很大,其次是湖北、湖南和廣西。海南花生種植面積和產量相對較小。
西南地區的花生種植面積和產量也比較大。其中,四川是花生的主要產區之一,其花生種植面積和產量比較大。云南、貴州和重慶的花生種植面積和產量也較大。西藏花生種植面積比較小。
西北地區的花生種植面積和產量相對較小。其中,陜西的花生種植面積較大,甘肅、寧夏和青海花生種植面積和產量很小。
2、各省區花生種植面積情況
從2015-2019年5年的統計數據來看,平均每年花生種植面積為6659萬畝。花生種植面積最大的為河南,達到1696萬畝,占總量的25.47%;第二位是山東(含青島)1054萬畝,占總量的15.83;第三是廣東487萬畝,占總量的7.31%。另外,遼寧(含大連)花生種植面積也超過了400萬畝,河北、四川和吉林都超過了390萬畝。
花生種植面積超過100萬畝14省區的種植面積
花生種植面積超過100萬畝的有14省區,合計種植花生6210萬畝,占總量的93.26%。
二、各省區花生收獲機購機強度及分析
1、花生收獲機品種
花生聯合收獲機比較少,只在部分地區零星使用,各地花生收獲方式主要是分段式收獲。最簡單和最容易普及的是使用花生挖掘收獲機,把花生從地里挖出來,再用人工清理并摘果。也有地區采用摘果機把花生果從花生秧上摘下來,這就大大減輕了人們的勞動強度。目前,很多省區采用撿拾聯合收獲機,把挖掘收獲機挖出來的花生進行撿拾、摘果和分離清選,進一步減輕了人們的勞動強度。
目前花生收獲機械的機型主要有花生挖掘收獲機、
花生摘果機、牽引或自走式花生撿拾聯合收獲機,以及花生聯合收獲機5個品種的機型。
以下所述花生收獲機數量,包括這5個品種的機型,均為各省區補貼銷售的各種花生收獲機。
2、2022年以來各省區花生收獲機補貼銷量
2022年以來,各省區補貼銷售花生收獲機數量如下表所示。
2022年以來各省區花生收獲機補貼銷量
表中,2023年一欄為截至2023年11月2日各省區補貼花生收獲機數量,包括2023年及以前年度的銷量;2022年一欄為2022年補貼花生收獲機中,2022年當年的銷量。
3、各省區花生收獲機購機強度
雖然有了各省區的花生種植面積,也有了各省區花生收獲機的補貼銷量,但仍然不能直觀地看出,哪些省區花生收獲機購機相對更多一些。因此,比照拖拉機和收獲機械購機強度概念,這里也引入花生收獲機購機強度。所謂花生收獲機購機強度,就是每萬畝花生種植面積,所購買的花生收獲機臺數。這里所說的花生收獲機,包括上述5個品種的所有機型。
2022年以來各省區花生收獲機購機強度
表中,面積是指2015-2019年平均每年花生種植面積;臺數是指2022年以來,截至2023年11月2日,補貼購置的各種花生收獲機數量;強度為這期間花生收獲機購置強度,單位為每萬畝花生種植面積所購置花生收獲機的臺數。這一時期花生收獲機購機平均強度為4.75臺/萬畝。
4、各省區花生收獲機購機強度分析
從各省區花生收獲機購機強度看,遼寧購機強度最高為19.19,其次為新疆11.17,第三為河南10.38,第四名吉林6.58。以上4省區花生收獲機購機強度超過總平均值,其他省區均低于平均值。
值得提出的是,31省區只有14省區有花生收獲機補貼銷量,還有17省區沒有。沒有花生收獲機補貼銷量的省區中,有的省區就沒有將花生收獲機列入補貼品目,有的省區雖然列入補貼品目,但沒有補貼數據。
5、各省區花生收獲機械化差別懸殊
本次統計的各省區購機強度,只是2022年至今的情況,實際上,購機強度大的省區已經持續了幾年甚至持續了多年,而購機強度為零的省區,也是多年來一直為零。所以說,單從花生收獲機械化來說,各省區之間的差距非常大,且呈現越來越大的趨勢。
在花生收獲機補貼強度為零的省區中,花生種植面積大的省區為零和種植面積小的為零,顯然不是一個概念,而且相差懸殊。花生種植面積大的省區特別引人注目。例如,廣東花生種植面積486.9萬畝,排名第三,但卻沒有將花生收獲機列入補貼品目。另外,四川和廣西的花生種植面積都在300-400萬畝,江西和湖南的花生種植面積都在100萬畝以上,而花生收獲機購機強度卻為零,或者幾乎等于零,應該引起當地有關方面和部門的關注和重視。
6、花生收獲機發展潛力巨大
從花生種植面積來看,花生收獲機的發展潛力還非常大。例如,花生收獲機購機強度如果達到10臺/萬畝,則每年可有6.7萬臺花生收獲機的銷量。另外,目前還有不少省區的花生收獲機沒有起步,如果這些省區花生收獲機購機強度達到全國平均水平,那將是非常大的市場增量。比如廣東,如果能夠研制出適用花生收獲機,按目前平均購機強度計算,每年可有2300臺的銷量。
發展花生收獲機械化的幾點建議
通過各省區花生收獲機購機強度,可以看出花生收獲機械化發展極不平衡,同時也發現花生收獲機械化的難度很大。為此提幾點發展花生收獲機械化的建議。
1、選擇或研究培育適宜機收的花生品種
花生品種比較多,有的植株比較緊湊,側枝比較短,這種花生就比較適合機收。也有的植株比較散,側枝比較長,甚至有的還能爬蔓,這種花生機收難度就比較大。因此,要實現花生收獲機械化,首先要在花生品種的選擇,以及新品種的研究和培育上下功夫,種植適合機收,又能高產的高品質花生品種。
2、試驗研究適宜機收的種植模式
花生種植模式對機收的影響也比較大。例如,壟作花生比較容易實現機械化收獲,平作花生就不容易實現機械化收獲。另外,有些地區的花生采取間作套種,也增加了機械化收獲的難度。因此,要實現花生機械化收獲,就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研究適合的花生種植模式,可以比較好地推進實現花生收獲機械化。
3、加強研究南方適用的花生收獲機
目前,花生收獲機購機強度高,即花生機械化收獲程度比較高的地區,基本上是北方旱作農業區。由于花生適宜在沙壤土中生長,加上收獲季節北方一般少雨干旱,土壤比較干燥,有利于收獲時花生的挖掘,以及花生果與土壤的分離,挖掘收獲機及其分離機的結構相對就比較簡單,功能也比較容易實現。因此,北方花生收獲可以采用分段方式,即先用挖掘收獲機將花生挖出來晾曬,等花生失去大部分水分后,再用撿拾聯合收獲機撿拾、摘果和分離。
而南方氣候比較潮濕,收獲季節土壤含水率比較高,濕重的土壤不利于機械挖掘和花生果與土壤分離,在北方使用的花生挖掘收獲機在南方就一定適用,這可能是南方推廣花生收獲機難度較大的主要原因。
因此,要根據南方花生種植和收獲的特點,研究適用的花生挖掘收獲機械,以便南方花生收獲機械化得以盡快實現。
個人認為,南方花生收獲機械化,不適合北方目前廣泛使用的分段收獲方式,反而更適合花生聯合收獲方式。因為花生聯合收獲機作業時,可實現花生秧在被夾持下挖掘。如果機構設計得當,花生在被夾持拔起的同時,挖掘鏟從土壤下面將其挖起,可以比較好地在濕重土壤條件下,完成花生的挖掘收獲過程。
總之,要更快更好地實現花生收獲機械化,既要農機農藝相融合,也需要更多的產品技術創新。特別是花生收獲機械化落后的省區,更應該重視并開展重點攻關,才能有效推進花生收獲機械化取得進展。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