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機網 地方農機】為進一步深化拓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成果,圍繞落實市委“十項行動”部署要求,聚焦實施鄉村振興全面推進行動和綠色低碳發展行動,充分發揮農機在全市農業生產中的主力軍作用。5月16日,天津市農業發展服務中心在寶坻區成功舉辦“小站稻綠色低碳
種植機械化技術現場演示展示會”,同期進行寶坻“三辣”特色農產品種植關鍵環節機械化技術現場演示展示。市農業農村委二級巡視員胡偉及相關部門領導、市農業發展服務中心系統相關單位、部門科技人員,各涉農區農業(農業農村)發展服務中心農機推廣工作分管領導、農機推廣工作技術骨干,農機合作社、種植合作社及種植大戶代表等共200余人參加活動。
演示會上,圍繞小站稻生產重點演示了水稻插秧同步側深施肥和變量施肥、水稻缽苗育秧高速移栽、無人機植保撒肥和投喂飼料等機械化技術,展示了水田低碳高效耕整地機、機械除草和割捆打捆收獲等機械化技術。圍繞寶坻“三辣”特色農產品種植,重點演示了自動高效蔬菜缽苗
移栽機械化技術,并對辣椒耕整地和直播作業技術模式、大蔥機械化移栽和大蒜機械化種植模式進行了展示。技術人員對演示展示的綠色低碳智能農機裝備的技術特點和操作規程進行了詳細講解,受到了參會人員的一致好評。特別是合作社與種植大戶對自己所需的新技術新裝備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紛紛與生產企業進行咨詢對接。
現場演示的水稻側深施肥
插秧機施肥量可根據工作效率來調節,施肥量均勻一致,肥料利用率高,減少化肥用量30%左右,降低水質土質污染,可實現小站稻生產的化肥減量增效。水稻變量施肥插秧機可根據超聲波和電極傳感器的實時數據感知表土層深度和土壤肥沃度,精準施肥,解決土壤肥沃度不均和倒伏現象,實現水稻均一生長,對比側深施肥可再節省10%-30%的肥料。
水稻缽苗育秧高速移栽機開創了我國水稻缽苗機械化移栽的先河。該設備通過“推—接—落—送—插”五個步驟的精確配合,將帶缽秧苗無植傷的精準栽插,實現“淺、勻、直、穩”高質量水稻機械化精準移栽作業。具有移栽質量好,不傷苗不傷根、立苗快,不漂秧,無返青期,存活率高,分蘗快,根莖壯的特點,增產效果顯著。同時可增加7-15天的水稻生長期,稻麥茬口小,實現稻麥兩熟的優質增產和水稻綠色種植。
自動高效蔬菜缽苗移栽機采用國際先進的“自動取投苗,帶缽精準移栽”核心技術,實現“取苗—喂苗—開溝—定植—覆土—壓實”六個步驟全自動精準移栽作業,適用于花菜、西蘭花、甘藍、辣椒、甜玉米、甜葉菊、菊花等大宗蔬菜品種的露天全自動機械化移栽,更適用于大棚蔬菜的全自動機械化移栽。
胡偉強調,當前我市小站稻插秧作業已全面啟動,全市三級農技推廣體系要上下聯動、緊密配合,抓住春耕春管、“三夏”“三秋”等關鍵環節,以“百名專家服務千家萬戶種養殖場戶”科技下鄉品牌活動開展為契機,以農業主導品種主推技術為重點,大力開展農業品種技術推廣工作。集成示范優化推廣一批綠色、穩產、提質的新技術、新品種、新裝備,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助力農業生產提質增效和綠色循環農業高質量發展,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進程中作出應有的貢獻。
此次活動為農作物綠色低碳種植機械化技術存在的短板弱項和瓶頸問題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對引導農業經營主體應用綠色低碳智能農機裝備,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持續推動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