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地方農機】江蘇省海門市海門區農機推廣站按照省、市關于農機化工作的決策部署,以農業生產全程全面示范縣建設為抓手,立足農業結構和產業特色,加大新型農機裝備推廣應用,推動農業機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升級。
一、健全工作機制,增強工作推進合力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海門區政府印發了《南通市海門區省級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示范縣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從目標任務、建設內容、政策扶持、保障工作上全力保障示范縣建設工作。二是明確工作責任。海門區農業農村、財政、規劃資源、統計局等部門各司其職、強化配合,形成協調聯動、合力推進的工作機制。各鎮(區、街道)負責示范鎮建設工作,重點負責綜合農事服務中心、糧食生產“無人化”農場、特色農機示范基地,農機農藝融合示范點建設以及其他相關指標的推進。三是加大督查考核。將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示范縣建設工作納入全區鄉村振興工作考核體系。將示范縣建設工作目標細化、分解到各鎮(區、街道)評價指標中,并成立督查指導技術專家組,對創建工作進行指導、檢查和督查。
二、補齊發展短板,培育農機發展動能
一是出臺扶持政策。統籌實施省、市級農機資金項目,海門區財政再安排800萬元扶持資金引領全區農機化轉型升級,扶持特色農機示范基地、智能化農場、糧食烘干中心綠色化改造升級、綜合農事服務中心、油菜生產機械化等項目。二是加大項目投入。統籌推進農機化與農業項目建設,以設施“宜機化”改造和裝備投入為主,實施優勢特色種苗中心繁育能力項目2個、省級畜牧標準化生態健康養殖項目2個、江蘇蘇系肉雞產業集群項目3個,設施農業(園藝)項目9個,完成中央農產品冷藏保鮮項目23個,稻米、禽蛋、果蔬、屠宰農產品初加工能力提升項目6個,總投資9033萬元,其中農機裝備投入3718萬元。
三、緊貼產業結構,提升示范應用成效
一是開展示范基地建設。組織開展“進社入基地”大走訪活動。今年完成省級評定的農業生產機械化智能化示范基地2個、省級蔬菜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示范基地建設1個、南通市級示范基地4個,區本級示范基地4個。完成建設市級糧食生產“無人化農場”3個,市級綜合農事服務中心3個。全力推進特色農機技術本地化應用,培育形成“四青”作物生產加工、林果蔬生產初加工、特色種苗機械化育供、海門山羊肉機械化養殖加工、特色水產養殖等7條特色農業生產機械化產業鏈。二是加大示范推廣力度。開展特色農機推廣“田間日”活動,通過體驗式、參與式、互動式等農機推廣方式,加大關鍵環節農機化技術示范推廣,提高農戶對農機裝備技術的認可度和接受度。制定葉菜生產機械化、山藥定向槽生產機械化、芋艿生產機械化、青毛豆生產加工機械化等8項農機裝備配置方案和技術規范,不斷探索“小農機”服務“大農業”的特色農機發展之路。今年累計舉辦蔬菜、林果、水產等農機推廣“田間日”活動5次,展演機具60余臺(套),參與人數300余人次,大幅提升種植戶對“機器換人”的認識和積極性。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