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地方農機】 為扎實推進山西省現代農業糧油作物機械化提質增效技術推廣項目實施工作,保障項目任務的順利完成,近日,山西省農業機械發展中心印發了《2024年山西省現代農業糧油作物機械化提質增效技術推廣項目實施方案》。
2024年,山西省安排現代農業糧油作物機械化提質增效技術推廣項目資金總額770萬元,涉及項目縣(市、區)31個,安排小麥、玉米、馬鈴薯、高粱、谷子、蕎麥、丘陵山區、水肥一體化、無人機與智能農機推廣項目承擔縣各25萬元,農田廢舊地膜撿拾項目承擔縣20萬元。
按照方案,山西省將在全省建立糧油作物農機新技術示范區(點)31個,示范推廣小麥、玉米、馬鈴薯、高粱、谷子、蕎麥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集成技術,水肥一體化智慧灌溉技術,無人機植保飛防技術,農田廢舊地膜撿拾機械化技術及智能農機裝備等11項技術。詳情如下:
1.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集成技術:在太谷區、垣曲縣建設丘陵山區農機化集成技術提升試驗示范點2個,每個丘陵山區農機化提升示范點面積不少于1000畝。各示范點聚焦丘陵山區立地條件,突出穩定性、通過性、轉向靈活性、安全性等要求,引進70-90馬力具有折腰轉向等特點的丘陵山地專用
拖拉機。圍繞丘陵山區主要糧油作物和特色優勢雜糧的全程機械化生產,聚焦單產提升和全程機械化短板環節,重點引進適應大坡度、小地塊、區域特色作物生產需要的復式耕整地機械、高性能
播種機、特色糧油作物
收獲機械等先進適用的農機裝備。按照相關的技術標準,對新引進的裝備認真開展試驗考核。強化集成配套和示范推廣,形成適應不同作物、不同地區、不同耕作制度的機械化生產模式、機具配備方案和技術路線。
2.無人機植保飛防技術:在古交市、屯留區、懷仁市、新絳縣建立無人機植保飛防試驗示范點4個,每個示范點面積1000畝,輻射面積3000畝。開展農作物等無人機植保飛防試驗示范,對引進設備進行試驗考核,研究探索無人機植保飛防作業技術路線及技術要點。

圖片來源:千圖網
3.水肥一體化智慧灌溉技術:在天鎮縣建設水肥一體化技術項目示范點1個,示范點面積200畝。選型引進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系統裝備,進行物聯網智能定時灌溉施肥、信息化遠程管理控制、數字化環境調控等技術的應用示范,做好節水、節肥、節藥、節能和長勢、產量諸方面的效益采集分析,對引進設備進行試驗考核。
4.農田廢舊地膜撿拾機械化技術:在隰縣建設農田廢舊地膜撿拾機械化技術試驗示范點1個,示范面積不少于500畝,引進不同類型的廢舊地膜撿拾裝備,并進行試驗考核,提煉出具有區域特色的廢舊地膜撿拾機械化生產模式及技術路線。
5.智能農機裝備試驗:在襄汾縣建設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生產智能農機裝備示范點1個,示范點面積1000畝以上。根據當地農業生產實際、農機裝備現狀、信息化基礎條件,選擇引進農機作業智能監測終端、輔助駕駛系統、自動駕駛系統、無人駕駛高地隙智能植保機、無人駕駛收獲機、衛星平地系統、精量噴霧控制系統、精變量播種施肥控制系統、土壤水分監測設備、土壤養分監測設備、農作物生長狀態監測設備、固定式RTK差分基站等類型裝備。
6.小麥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在絳縣、稷山縣、平陸縣、河津市建設小麥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點4個,每個示范點面積2000畝,示范點要做好主要裝備的選型和技術的集成配套研究,引進農機裝備中須至少包含1臺高性能播種機。
7.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在陽曲縣、平城區、平定縣、高平市、朔城區、榆社縣、偏關縣、聞喜縣、永濟市建設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點9個,每個示范點面積2000畝,聞喜縣同時開展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機械化技術試驗。示范點要做好主要裝備的選型和技術的集成配套研究,實施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示范點項目引進的農機裝備中須至少包含1臺高性能播種機。
8.馬鈴薯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在新榮區、岢嵐縣、柳林縣創建馬鈴薯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點3個,每個示范點面積1000畝,輻射面積3000畝。主要支持馬鈴薯播種、中耕、植保、節水節肥灌溉、收獲等關鍵環節裝備引進。丘陵山區優先引進先進適用中小型農機裝備,平川區優先引進大型高性能播種機、聯合收獲機等先進農機裝備。開展馬鈴薯平作、低壟雙行覆膜、高壟雙行、高壟雙行覆膜、高壟單行和高壟單行覆膜等馬鈴薯生產全程機械化集成技術示范。
9.谷子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在陵川縣、河曲縣、汾陽市創建谷子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點3個,每個示范點面積1000畝,輻射面積3000畝。主要支持谷子播種、中耕、植保、節水節肥灌溉、收獲等關鍵環節裝備引進。丘陵山區優先引進2-3行谷子精量播種機、割曬機、小型履帶聯合收獲機等先進適用農機裝備,平川區優先引進高性能播種機、輔助駕駛系統、無人駕駛聯合收獲機、智能化監測終端等先進農機裝備。開展谷子裸地、半膜覆蓋、全膜覆蓋、膜側等谷子生產全程機械化集成技術示范。
10.高粱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在沁源縣、靈石縣分別創建高粱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點2個,每個示范點面積1000畝,輻射面積3000畝。主要支持丘陵山區高粱播種、中耕、植保、節水節肥灌溉、收獲等關鍵環節先進適用小型裝備引進。開展高粱生產全程機械化集成技術示范。
11.蕎麥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在右玉縣創建蕎麥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點1個,示范面積1000畝,輻射面積3000畝。主要支持丘陵山區蕎麥播種、中耕、植保、節水節肥灌溉、收獲等關鍵環節先進適用小型裝備引進。開展蕎麥生產全程機械化集成技術示范。
此外,方案還明確了使用標準:
示范裝備購置補助資金:小麥、玉米、馬鈴薯、高粱、谷子、蕎麥、丘陵山區、水肥一體化、無人機與智能農機推廣項目23萬元,農田廢舊地膜撿拾機械化項目18萬元,單臺(系統)設備補助額不得超售價80%,且不得參加國、省購機補貼。
項目實施及技術推廣費2萬元,具體包括機具對比驗證考核、新技術試驗風險補助及試驗示范所需物料購置補助,技術培訓、現場示范演示等推廣活動。
注:本文由農機網(www.hebeigongyou.com)整理發布,資料來源:山西省農業機械發展中心。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