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弄贞洁美妇迎合呻吟声_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aⅴ麻豆不卡_亚洲最大av在线_喷水高潮

瓜州7.5萬畝機采棉全部采摘入庫

2022-11-29 09:20:17 來源:甘肅省瓜州縣農機服務中心 閱讀量:14643 評論

  【農機網 地方農機】棉桃競相吐絮,棉朵潔白勝雪。近一段時間以來,甘肅省瓜州縣農機服務中心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多舉措推進機采棉采收進度,以實際行動縮短棉花采摘周期,增加農業效益,投入的12臺大型采棉機在棉田里來回穿梭,成為了鄉村田野里一道靚麗風景。截止目前,全縣7.5萬畝機采棉全部采收入庫。
 
  經測算,機采棉模式與傳統棉花種植相比,節本增效十分明顯,機采棉每畝種植株數15000~16000株,與傳統種植棉花相比每畝增加4000--5000株。
 
  瓜州縣農機服務中心調查表明,傳統種植棉花植棉成本為1879元/畝,其中生產成本671元/畝,人工成本1008元/畝,機械作業成本153元/畝,其他成本47元/畝;每畝地生產籽棉按400公斤計算,每公斤籽棉價格按今年價格7.5元計算,每畝地收入3000元,純收入1211元。而采用機采棉模式植棉成本為1190元/畝,其中生產成本671元/畝,人工成本131元/畝,機械作業成本341元/畝,其他成本47元/畝;每畝地生產籽棉按400公斤計算,每公斤籽棉價格按今年的7.5元計算,每畝地收入3000元,純收入1810元。機采棉和傳統種植棉花相比,種植成本每畝地減少599元,每畝增產70公斤增收525元,畝均綜合種植效益增加1124元。
 
  瓜州縣大力推廣機采棉集成技術,不僅大幅度提升了棉花的種植效益,解決了棉農采摘難題,有效增加農民收入,而且推動了棉花機械化、規模化生產,加快了“機器換人”步伐。一是改善了棉花生產條件,農業機械代替了人力作業,解決了用工難的問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質量,明顯降低了種植成本。二是實現了規模化經營,使棉花產業由一家一戶轉向規模化種植、大場大戶經營已成為可能。增加了棉花種植戶收入。三是通過全程機械化服務,節省了棉花種植耕整、鋪膜播種、植保、機械采摘、秸稈還田、殘膜撿拾、轉運等環節人工,省工省時又省力,種植戶的收益得到回報。
 
  今年瓜州縣種植棉花18.5萬畝,其中采用機采棉模式種植7.5萬畝,全部采用采棉機采摘,占全縣棉花種植面積的40.5%。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產品推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