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補貼動態】 為扎實推進全省農作物秸稈機械化還田和生態型犁耕深翻還田工作,發揮好作業補助政策效應,近日,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印發了《2021年全省秸稈機械化還田暨生態型犁耕深翻還田工作實施指導意見》,明確扎實實施秸稈機械化還田政策,加大秸稈深翻還田力度。按“大專項+任務清單”進行管理,列為“約束性任務”。省級作業補助資金單項下達,包干使用,實行作業直補。采取“對象明確、村鎮審核、第三方核查、縣級結算、直補到卡”的操作方式。省級補助覆蓋所有實施三麥、水稻秸稈機械化還田的縣(市、區)。2021年全省實施稻麥秸稈機械化還田率穩定在52%。
補助對象按照“誰還田、補給誰”的要求,原則上省級作業補助直接補助到按當地制定的作業標準實施全量秸稈機械化還田作業的實際種植戶。補助標準按照省政府辦公廳文件(蘇政辦發〔2013〕184號),省級按蘇南10元/畝、蘇中20元/畝(其中興化、高郵和寶應按25元/畝)和蘇北25元/畝標準測算。鼓勵各地根據地方財力加大補助,但在縣域范圍內應制定統一的補助標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文件要求開展生態型犁耕深翻還田試點。經設區市推薦,結合預申報2021年部級農機深松整地項目縣適當傾斜的原則(深松整地項目今年暫停),支持34個縣(市、區)開展犁耕深翻還田作業試點(附表),試點地區犁耕深翻作業面積省級按40元/畝測算(試點以外面積按原省級測算標準執行),補助資金從現有省級秸稈機械化還田專項中安排,各地結合地方財力縣域范圍內制定統一的補助標準。犁耕深翻作業補助覆蓋水稻、小麥和玉米作物秸稈還田。以實際種植大戶為主體,秋季作業為重點,鼓勵整村整鎮推進。在財政承擔全部犁耕深翻作業費用(不再向農民收費)、作業面積全部實現智能監測、通過公開招標等市場化手段確定作業機手的前提下可以直接補助給作業機手。
鼓勵各地積極采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加強作業面積、作業質量監測,同時與第三方核查相結合,提高補助面積的精準度和公信力。實施還田作業現場智能監測,且擁有(或管理)獨立數據平臺的,縣級第三方核查比例可適當調減,具體核查比例由縣級政府制定并公布,信息數據和核查報告按有關檔案規定存檔備查。
本文由農機網(www.hebeigongyou.com)整理發布,資料來源: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如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我們。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