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地方農機】 2020年,陜西省各級農機技術推廣機構戰疫情、抓特色,重培訓、搞演示,較好的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全年全省共推廣各類農業特色產業機具3000余臺/套,不僅助力了“3+X”農業產業工程的實施,而且在防止疫情蔓延擴散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是組織農機投入疫情防控。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各地農機推廣機構積極組織當地合作社、生產企業約600多家、8200臺/次
植保機械,逐村逐鄉噴灑消毒藥水,投入疫情防控消毒作業,發揮了農業機械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二是結合實際抓培訓。全省各級農機推廣機構結合當地特色產業發展,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業務培訓;陜西站組織召開了“全省優勢特色產業生產機械化技術培訓班”,同時利用全省茶葉、馬鈴薯和果園生產全程機械化現場演示會,加強宣傳培訓力度,提升全省農機技術推廣隊伍的整體業務素質。據統計,全省共召開各類培訓會70場/次,培訓人員7200余名,僅省級培訓班和現場會就培訓各類農機技術推廣人員達670余名。三是結合實際引進新機具。各級農機技術推廣機構按照陜西“3+X”特色產業發展布局,農機合作組織等共推廣各類農業特色產業機具3000余臺/套,為促進當地特色產業和丘陵山地機械化向著全程全面方向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四是助力脫貧攻堅,廣泛開展農機化技術發展情況調研活動,在相關生產企業和部分市縣開展小麥免耕播種(溝播)機械化技術推廣應用情況調研、在西咸新區開展茶葉微波
殺青機械化技術調研、在關中區域部分市縣開展特色產業機械化發展情況調研、在全省范圍開展茶葉和中藥材生產機械化技術與裝備需求調研等,完成上報調研報告3篇,調研活動的開展為領導決策提供了技術支撐,全面完成了本年度農機推廣工作目標任務。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