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熱點關注】 為充分調動各類生產主體積極性,統籌推進生豬大型規模養殖和家庭適度規模生產,全面推動生豬恢復生產,促進農民增收和市場穩價保供,近日,江蘇省農業農村廳、江蘇省財政廳、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江蘇監管局聯合印發了《關于鼓勵發展種養循環適度規模生豬養殖全面推動生豬恢復生產的指導意見》,對相關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文件指出,家庭農場是生豬生產的重要力量,支持家庭農場養豬是實現穩產保供目標的有效措施,也是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要求各地要在發展大型集約化生豬養殖的同時,通過幫扶帶動,多渠道、多形式引導支持家庭農場養殖生豬。一是要堅持“一場一策”原則,加快養殖場升級改造,鼓勵和支持生產基礎較好、管理水平較高、有養殖意愿的中小規模場改進生產工藝,完善動物防疫和糞污處理等設施,配套糞污消納用地,向適度規模(年出欄生豬1000頭以上)、種養結合型家庭農場轉化,提升生物安全、生態安全水平和規模化生產效率,切實解決“不能養”問題。二是要鼓勵大型養殖企業發揮技術管理優勢和渠道多、種源足、帶動強的資源優勢,采取“公司+家庭農場”合作經營模式,帶動中小規模場提檔升級;同時通過協調、調動、調度一切生豬種質資源,切實解決“沒豬養”問題。三是要強化示范,開展技術培訓和服務指導,集成推廣一批種養循環適度規模生產模式。通過技術服務措施跟進,切實解決“不會養”問題。
在金融信貸方面,文件要求各地要在用好用足現有國家和各級生豬發展獎補、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生豬大縣獎勵等相關政策的同時,充分發揮金融信貸杠桿作用,支持和促進生豬恢復生產:
一是增強政策性農業信貸擔保作用。積極發揮省級農業信貸擔保機構政策性功能,為符合擔保要求的種豬場(含地方豬保種場)和年出欄500頭以上的規模豬場提供信貸擔保服務。開發針對生豬養殖家庭農場的擔保產品和風控模型,在堅持市場化運營和做好風險管控的基礎上,實施綠色通道辦理。對申請農擔續貸項目,鼓勵通過無還本續貸等方式,幫助緩解資金周轉壓力。對于200萬元至1000萬元(含)之間的擔保項目,納入政策性業務考核范圍的有效期延長至2020年12月31日,并可按規定享受擔保費用補助和業務獎補政策。自本通知下發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對符合擔保條件的生豬養殖場減免擔保費用。
二是完善信貸支持政策。提高銀行生豬貸款風險容忍度,將生豬養殖貸款不良率放寬至不高于涉農貸款不良率3個百分點。加大對各類生豬養殖主體的金融支持,推動銀行機構降低準入門檻,優化貸款審批流程,對資信良好的家庭農場優先發放信用貸款。創新農村資產抵質押融資模式,鼓勵銀行機構將土地經營權、養殖圈舍、大型養殖機械、生豬活體等納入可接受押品目錄,在土地經營權抵押、生豬活體抵押、農業保險保單抵押等方面開展試點。充分利用規模豬場貸款貼息政策、省農業信貸擔保優惠政策,保障豬場生產流動資金需求和建設資金需求。
三是創新保險支持方式。完善養殖保險與無害化處理聯動機制,擴大生豬保險覆蓋面。鼓勵各地、各保險機構探索種公豬保險、生豬價格指數保險等新型險種,逐步擴大生豬養殖保險保障范圍。
本文由農機網(www.hebeigongyou.com)整理發布,資料來源: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如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我們。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