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補貼動態】為支持各地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根據浙江省省級專項轉移支付資金管理規定、《浙江省財政廳 浙江省農業農村廳關于提前下達2020年省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的通知》等要求,現提前下達2020年省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任務清單。
(一)支持糧食生產發展
全面貫徹落實糧食安全戰略,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生產,推動藏糧于地、藏糧于技落實落地。堅持規模化生產和社會化服務發展方向,依靠科技進步,著力提高單產效益,強化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保護,著力推動我省糧食產業綠色高質高效發展。重點實施規模種糧補貼、訂單良種獎勵、糧食生產貸款貼息、糧食生產功能區提標改造、糧食綠色高產創建等政策。
其中,規模種糧補貼對全年稻麥復種或一季旱糧種植或“三園”地間作套種同一旱糧作物一季種植面積達50畝以上的生產主體按實際種植面積給予每畝120元的補貼,其余政策參照《浙江省農業農村廳 浙江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浙江省財政廳 浙江省林業局關于促進糧油產業穩定發展的意見》執行。
(二)支持畜牧生產發展
持續推進畜牧業轉型升級,以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為重點,切實加強非洲豬瘟防控,加快提升生豬產能,著力保障市場供應,進一步完善區域性疫病防控基礎設施建設,切實強化動物疫病監測預警,深化建立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長效機制,構建綠色安全、生產高效、環境友好、布局合理、產銷協調的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格局。重點實施生豬增產保供綜合獎補、生豬引種補貼、種豬場和規模豬場貼息補助、生豬養殖環節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生豬屠宰環節病害豬無害化處理、基層動物防疫、省際公(鐵)路檢查站運行和建設、后備母牛補貼、動物疫病及畜牧產業監測、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先打后補”、畜牧種業提升、區域性非洲豬瘟疫病防控設施建設等政策。
其中,生豬養殖環節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生豬屠宰環節病害豬無害化處理和后備母牛補貼按《浙江省動物防疫等補助經費管理實施細則》執行,此次下達的后備母牛是按《關于印發浙江省后備母牛補貼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文件兌現2019年度補貼資金,從2020年開始,后備母牛養殖將不再按原方式給予補貼。生豬增產保供綜合獎補、生豬引種補貼、種豬場和規模豬場貼息補助按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執行。
(三)農業科技創新發展
大力實施科技創新驅動戰略,加快農業科技創新與示范推廣。依托產業技術團隊,著力形成“產業+團隊+項目+基地”的技術創新與推廣應用模式,促進農技供需對接和科研成果推廣應用;加快先進適用農業機械和設施裝備應用,推動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高質高效升級和農機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重點實施省級農機購置補貼、高能耗農機報廢補償和產業技術團隊示范推廣基地建設等政策。
其中,省級農機購置補貼按照浙農計發〔2018〕31號、高能耗農機報廢補償按照浙農機發〔2019〕6號文件執行。
貫徹落實質量興農戰略,高質量推進農業綠色發展,重點實施農作物重大植物疫情與外來有害生物防控,強化農產品生產全程風險管控,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增加綠色優質安全農產品供給,大力推進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具體支持水稻“兩遷”害蟲監測、檢疫性有害生物檢測、無疫種苗基地建設等。
(五)推動鄉村產業融合集聚發展
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以綠色化、融合化、集聚化、鏈條化、高質化為導向,深化農業“兩區”建設,做大地方主導產業,做強區域優勢產業,做優鄉村特色產業,培育新產業新業態,大力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進形成產業鏈條完整、布局合理、功能多樣、業態豐富、利益聯結緊密、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的農業全產業鏈發展新格局。重點支持省級現代農業園區、農業綠色發展先行示范、區域特色產業融合提升發展、鄉村特色產業融合集聚發展和畜牧特色產業振興等建設。
(六)加強農業基礎設施提升
貫徹落實《關于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見》精神,按照農田高質量發展要求,聚焦提升糧食產能,補齊農業基礎設施短板,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為保障糧食安全提供堅實基礎。重點支持高標準農田和高效節水灌溉等建設。根據農建發〔2019〕2號、浙農田發〔2019〕1號文件要求,按照省批復下達的實施計劃任務數執行。
其中,高標準農田建設省補助200元/畝、高效節水灌溉建設省補助120元/畝。
本文由農機網整理發布,部分資料來源:浙江省農業農村廳,如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我們。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