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一周看點】
全國設施農業機械化推進會在湖州召開
12月17日,全國設施農業機械化推進會在浙江湖州召開,農業農村部農機化司司長張興旺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著力推進農機裝備與種養工藝、工程設施融合發展,加快提升設施栽培、養殖機械化水平,到2025年機械化率達到50%以上,推動設施農業高質量發展。
會議指出,我國設施農業規模連年擴大,產品種類日益豐富,產業效益持續提升,已成為設施農業第一大國。但也面臨設施裝備總體水平不高、機械化程度低、生產成本攀升、廢棄物處理利用難等問題。要加快
提升機械化水平,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出水平和經營效益,并為廢棄物處理及資源化利用提供技術裝備支撐。
設施農業用地新規發布
12月20日,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印發《關于設施農業用地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則是對設施農業用地做出了新的規定,通知有效期為5年。
設施農業用地包括農業生產中直接用于作物種植和畜禽水產養殖的設施用地;設施農業屬于農業內部結構調整,可以使用一般耕地,不需落實占補平衡;各類設施農業用地規模由各省(區、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會同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根據生產規模和建設標準合理確定;市、縣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會同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設施農業用地日常管理。
設施農業設備產品推薦
設施農業是指采用人工技術手段,改變自然光溫條件,創造優化動植物生長的環境因子,使之能夠全天候生長的設施工程,包括設施栽培、飼養,各類型玻璃溫室、塑料大棚、連棟大棚等。
要著力推進農機裝備與種養工藝、工程設施融合發展,加快提升設施栽培、養殖機械化水平,到2025年機械化率達到50%以上,推動設施農業高質量發展,農機網推薦幾款設施農業設備。
加大設施農業補貼力度
設施農業包括設施園藝(種植)、設施養殖、設施水產三個領域。據了解,經過1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成為設施農業第一大國,溫室面積占世界比重超過80%。設施農業已經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是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食品安全的重要產業支柱。
在農機補貼方面,設施農業裝備補貼占比低、范圍窄。據數據統計,此前設施園藝裝備年度所占比重基本在1%以內,品類較少。《2018-2020年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中也僅列了電動卷簾機、
熱風爐、加溫系統(含燃油熱風爐、熱水加溫系統)、水簾降溫設備四類設備,區域局限性明顯,適應當前產業發展需要的環境控制、省力作業機具、信息化管理系統等已成熟和廣泛應用的設備急待納入。雖然部分省份已經啟動了補貼試點,對大棚和溫室進行補貼,但當前補貼范圍、對象、有效性仍急需統籌和改進。
2019年糧食總產13277億斤,種植業高質量發展
2019年,各級農業農村部門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穩定優化糧食生產,持續推進種植結構調整,大力推動綠色發展,種植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今年糧食總產13277億斤,再創歷史新高;種植結構調整有新突破,大豆面積增加1380多萬畝;持續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化肥利用率達到39.2%,農藥利用率39.8%;堅決打贏“大棚房”清理整治攻堅戰,發現并整改“大棚房”問題17.4萬個;堅決打好草地貪葉蛾防控攻堅戰,產量損失控制在5%以內。
啟飛智能2020產品發布會舉辦
12月15日,杭州啟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大有“啟”色2020產品發布會在杭州創博中心舉辦。此次發布會推出了全新一代的A16-2020、Q10-2020、A6-2020,這三款產品可以覆蓋到國內外大多數應用場景。
此外,此次啟飛還推出了蟲害檢系統,并通過植保后臺自動匹配合適的航空藥劑,從而讓整個植保流程數據化,更好的管理農田作物的健康狀況與未來的產量預測。
【新品發布會預告】2020漢和新品發布會12月22日即將開始
12月22日,無錫漢和航空技術有限公司2020年新品發布會將在江蘇溧陽天目湖豪生大酒店召開。漢和航空作為*批研發植保無人機的*企業,此次新品發布會以“見證匠心創造•感受科技奇跡”為主題,更多驚喜即將揭曉。
本文由農機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我們。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