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出現在全國各大農機展會中的植保無人機企業還只有“漢和”一家,而在今年2017年中國農機展上參會的植保無人機企業已達到幾十家。可以說,漢和作為行業的*物,見證了我國植保無人機行業的繁榮歷程。在中國農機網訪談錄制現場,無錫漢和航空技術有限公司(簡稱:漢和航空)旗下子公司山東漢和農用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單超群向我們傳達了“老牌無人機的新潮理念。”
“水星一號”:節本增效助農增收
農業植保一直都是我國糧食作物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但對于無人機植保來說,國外發達國家使用的更早,技術也更為成熟。雅馬哈(YAMAHA)是日本的一款老牌無人機,發展幾十年以來,雅馬哈一直專注于做直升機,從他們的經驗來看,直升機是適合用于農業事業的。因此,單經理很肯定的說到,“從無人機作業效率來講,單旋翼直升機的作業效率更為,并且噴灑的效果也是好的。”
“水星一號”是漢和航空主要推廣的一款農用無人機,擁有25公斤的大載荷設計,作業時的載藥量可達20公斤,高于市場主流機型實際載重的2-3倍;且噴藥穿透力強,適應的作物多樣,適用各類高桿作物及冠層密集型作物,作業效果更好,風場也更穩定;采用高功能單旋翼效率更高,大大降低的電池成本,每畝可以節約0.3-1元,成本更低也更環保;且該機每天作業可達600-1000畝,作業能力強悍,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增加回頭客。
針對“水星一號”的投資者,單經理算了這樣一筆賬,“目前,‘水星一號’保守作業量是一天可達到600-800畝,按照一畝地作業費收10塊錢來講,這架飛機一天就可以創造6000-8000塊錢的毛利潤,所以,在30-40天的時間里,投資者就可以收回投資。”
“滴滴打藥”:開辟接地氣作業新模式
如今,滴滴打車已經成為人們出行打車的好幫手。原因在于,滴滴打車可以讓司機找到離自己近的乘客,乘客也可以快速的找到離自己近的司機。而對于農業來說,有些農民自己有作業需求,卻苦于不知道如何去找作業機械。
為解決農民這種需求信息不對等的苦惱,漢和研發了一款叫‘農活幫’的App(手機軟件)。農民將需要作業的訂單上傳,而距離近的機手接到訂單就可以趕去作業。需求信息一致,使得作業更加及時,不誤農時。同時,農活幫通過分工協作提高農活效率,促進農活服務標準化,讓農業生產者種地更輕松,讓農業服務者*也變得更容易。除了無人機植保作業的需求信息,還可上傳作物收獲機等大型農用機械的作業信息。據單經理介紹說,“‘農活幫’是一款很接近農民生活的App。”
針對土地規模小的農戶或是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農戶,農活幫還推出了代辦員模式,每個地區的區域合伙人可以幫助農戶下單,并直接通過電話聯系。目前,“農活幫”的業務范圍已擴展至黑龍江、湖南、河南、山東、江蘇等8個省市,覆蓋面相對較廣,并建立了多個示范市場。
資助創客:放飛創業夢想
近幾年,雖然農業無人機行業發展繁榮,但還是為新興的農業作業方式,且缺少大量的技術性人才和飛手。據統計,行業依然存在十萬人的用工缺口。因此“漢和”成立了專門培訓行業人才的“漢和學院”。單經理介紹說,“‘漢和學院’采取與全國各大高校聯合辦學方式,專門來培訓無人機的專業飛手和技術人員。并且,‘漢和’是全國50家取得aopa培訓資質的企業之一,經過學院培訓后的學員會發aopa無人機培訓的資格證書。”
2013年底 - 2014年初,漢和航空迎來了新的里程碑——創辦了中國家航空植保商學院,學院倡導理念式輔導教學模式,構建的無人機植保教育培訓體系,把盈利能力真正教給農民弟兄,改變思想,鼓勵創業。
在“漢和學院”學習的過程中,若有人希望能夠自己創業或組建自己的創客團隊,在通過學院的考核之后,“漢和”會在全國內大力投資,并為其嫁接金融平臺,提供金融支持。尤其是熱愛無人機行業的大學生,他們擁有創業的激情,也有創業的能力,但卻缺乏創業資金和平臺,針對這些人才,“漢和”也為其提供資金與平臺,支持創客。
從2010年研發成功臺植保無人機開始,“漢和”無人機植保遍地開花,逐步壯大。從當初一個小小的創業園區逐步發展成為擁有國內多家子公司,從建立我國條植保無人機生產線,再到建成亞洲大的無人機生產基地,“漢和”這么多年的發展與壯大,充分體現了我國農用無人機行業的繁榮,也更加證明了,“漢和”航空地經受住了時間和市場的檢驗,當之無愧成為國內植保無人機的“領飛者”。
版權聲明:本文由中國農機網(www.hebeigongyou.com)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