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機網 人物專訪】在前不久剛剛開幕的中國農機展現場,我們采訪到了無錫漢和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漢和)發展部總監梁鴻銀先生。由一群無人機發燒友組建起來的漢和,擁有世界的無人機研發與應用人才團隊,是中國家農藥噴灑無人機企業。
中國農機網專訪:無錫漢和航空發展部總監梁鴻銀
梁總在采訪中說道:“作為一個生產研發性的企業,漢和崇尚的是“工匠精神”,做事情精益求精,一絲不茍,把產品做到,漢和的產品都非常的精致,這是有目共睹的,每一個零件都匯集了每一位漢和研發人員的心血。”今年新推出的“水星一號”電動植保無人機更是將“工匠精神”詮釋的。
“水星一號”帶動植保技術升級
從產品方面,漢和經歷了CD-10代載重無人機載重10公斤,第二代植保無人機CD-15,今年又推出了一款新產品“水星一號”,它是一款電動植保無人機。對于新產品,都是受關注的焦點。本站記者邀請梁總在現場為我們詳細講解了關于“水星一號”優勢及特點。
漢和新品:“水星一號”20公斤電動直升機
漢和之前主推的是油動植保無人機,飛機是三分飛行,七分維護保養,油動植保無人機結構相對復雜,對操作手的維護保養能力要求較高,操作手在短期中無法掌握。基于這種市場需求,漢和新推出了“水星一號”這一款電動無人機。載重20公斤,目前在植保無人機領域是載藥量大的一款。除了效率高之外,智能化程序也非常高,可實現在規則地塊的自動巡航,也可在不規則地塊實現智能化的飛行模式。
與油動無人機相比結構相對簡單,因此給維護帶來很多便利,單旋翼分場非常穩定,同時風力較大滲透性強,可達到很好的作業效果。對于水稻中后期以及高桿作物的滲透性和都非常好,而實現很好的噴灑效果。
飛機打藥的優勢很多,一天可以打藥400-500畝地,至少可頂替30個人力,因此在節省人力方面有很好的優勢。且直升機旋轉產生強大的氣流,把作物攪動開,并把藥液壓到作物的根部,因此效果非常好。另外,在一些丘陵地帶和高桿作物,人和其它機械很難作業,漢和植保無人機優勢也非常明顯。
正是因為漢和比其它公司進入到植保領域的時間相對較早,可以比其它公司更好的發現產品在具體運用到植保時會遇到哪些問題,而進行針對性的改進。而“水星一號”的推出更是推動無人機植保技術升級又一次新的跨越。
多個農業大省建立全資子公司 穩固國內市場
10余年的辛勤耕耘,漢和航空創造了眾多行業,成為中國無人機植保領域的開拓者和。
2013年底、2014年初,漢和航空迎來了新的里程碑——創辦了中國家航空植保商學院,學院倡導理念式輔導教學模式,構建的無人機植保教育 培訓體系——一個能真正啟動中國無人機植保行業的教育體系,包括招生、教育培訓、多專業整合以及輔導式創業就業。核心是把盈利能力真正教給農民弟兄,改變 思想、鼓勵創業。我國的農村子弟勤勞卻不富裕,漢和航空植保商學院立志要傳承晏陽初、陶行知等教育前輩的農村實踐精神,支持農民子弟之成為有理想、有品 格、有技能、能致富的“農民飛行員”、飛防大隊隊長!為此,漢和航空正在廣泛尋找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在各地共同成立合資的飛防學校,合作共贏把“十萬天 兵”計劃落到實處。
在談及國內市場反響情況,據梁總在采訪中介紹:公司目前的發展模式主要是在全國各地尋找合作伙伴(類似于汽車4S店的7S店),通過這些7S店合作伙伴進行銷售、售后服務及培訓。因這些7S店無法快速擁有能力建設,需要漢和總部的支持與輔導,在這種情況下,今年公司在一些重點區域,如:河南省、安徽省、山東省、江西省等一些農業大省建立漢和的全資子公司,相當于把漢和的技術團隊、售后以及市場運營能力直接推向前沿市場,這樣對于合作伙伴是一個很好的支持,同時也有利于漢和產品營銷的發展。
簽訂韓國合作代理 大力開拓海外市場
從2004年開始做無人機,早在2001已經在做出口,當時的產品用于航拍測繪,從去年開始重點開拓海外市場,陸續的參加了巴西、韓國、澳大利來、迪拜、意大利等一些展會,從國外市場反響情況來看還是很不錯的,產品比較受歡迎。
比較典型的是,今年韓國的一家企業需要與我們簽訂合作代理,因距離比較遠,因此不可能全部采取直銷的形式,考慮到售后服務要尋找一些合作的代理商,讓它完*售后服務問題。韓國在人力方面及當地政府對農機的補貼情況和中國比較相似,因此首先把韓國作為外貿的一個突破口。
筆者結語:從種植到收割的整個生產鏈來說,植保機械這塊一直是行業發展的瓶頸。打藥是一個又累又臟又苦的工作,現在農村作業人員的平均年齡在60歲左右,已經沒有精力去打藥。而青壯年大多是在外面打工,不愿意回家種地。在這種情況下,漢和植保無人機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且不僅僅是解決了這一問題,崇尚“工匠精神”的漢和,未來會以更精益求精與求實創新的姿態,創造更多植保無人機領域的高新技術成果,力挺我國農田智能飛防事業的發展壯大。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