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熱點關注】農機試驗鑒定信息化建設是新《農業機械試驗鑒定辦法》的創新點,那么,農機試驗鑒定信息化建設推進情況如何了?
為了更好的提供鑒定服務,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試驗鑒定總站一直非常重視農機鑒定信息化建設,早于2015年開發了鑒定信息管理系統,實現了互聯網+部級推廣鑒定,系統經過多次升級,建成了全國農業機械試驗鑒定管理服務信息化平臺,實現了全國2萬余個農機鑒定證書及產品信息的公開共享,特別是2018年與補貼投檔信息實現互聯互通后,實現了補貼產品電子投檔,避免了企業到各省遞交紙質材料投檔,極大的方便了農機企業,提高了工作效率。新辦法提出了在全國推行鑒定信息化管理的新要求,要推行申請、受理、審核、發證、注冊信息化管理,這是進一步減輕申請企業負擔、轉變管理服務方式方面邁出的新步伐。
促進農業機械試驗鑒定管理服務信息化
全國農業機械試驗鑒定管理服務信息化平臺(以下簡稱“平臺”)公開的信息包括試驗鑒定政策法規及管理文件,試驗鑒定大綱,鑒定產品種類指南,鑒定機構信息,試驗鑒定證書、產品技術規格和檢驗結果公示信息,產品認證證書、產品技術規格和認證結果公示信息等。
為加強農業機械試驗鑒定管理服務信息化,總站及時對平臺進行升級,優化推廣鑒定網上申請、受理、審核、發證等環節,擴展網上注冊管理等功能,進一步減少企業申請紙質材料寄送,優化為企業的服務功能,并及時對平臺中的制度文件、鑒定大綱、種類指南等進行了新舊替換,讓企業適時獲取鑒定的相關信息。申報系統于4月1日前如期上線。截止目前,平臺共通過累計3200余家企業的網上注冊和1萬余個產品的網上申報,共發放證書7885個。
為規范平臺公開信息的審核發布、維護管理,確保平臺信息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為農業機械化管理工作提供信息化服務,依據《農業機械試驗鑒定辦法》制定了《全國農業機械試驗鑒定管理服務信息化平臺信息管理辦法》。平臺公開信息實行“誰上傳、誰維護、誰負責”的原則,要求平臺公開信息應保證完整性、準確性和有效性,確保信息質量。
推進省級信息系統建設
積極推動和指導各省鑒定機構做好省級信息系統的建設。各省鑒定機構也積極爭取本省財政經費支持,加大鑒定信息化建設。山東、上海、四川、江蘇等10余個省(區、市)及時開發或升級改版原有申報系統,確保信息系統及時上線運行,農機試驗鑒定信息化管理水平得到整體顯著提升。
陜西省西安市農機總站四項舉措全力抓好當前農機化信息工作:切實加強農機直通車用戶發展工作,與市農業信息網絡中心聯系,發揮全市農村信息網點的作用;全力做好三秋農機化信息服務工作,繼續發揮“農機直通車”和MAS兩個信息發送平臺的作用,適時發布相關消息,引導機具合理流動,指導機手安全作業;不斷提升農機化信息報送工作;主動跟進農機自動駕駛技術試驗項目。
加強平臺與省級信息系統之間的聯系
逐步建立全國農業機械試驗鑒定管理服務信息化平臺與各省信息系統的技術接口,實現總站與各省間鑒定信息互聯互通,數據共享。
日前,2019年全國農機化信息服務平臺技術培訓班在湖北省咸寧市成功舉辦。培訓班旨在加強農機化政務信息直報和生產信息直報系統操作人員業務能力建設,進一步提升全國農機化政務信息報送規范化水平。現場強調,各省(區、市)農機化主管部門要在新形勢下加強對農機化政務信息和生產信息報送工作的組織領導,切實提高信息報送的準確性和規范性,不斷優化技術支持,提高服務水平,重視信息報送的能力建設,不斷提升規范化水平,及時準確地報送農機化政務信息和生產信息,更好地為領導決策、政策制定服務,為推動農機化工作提供有力支撐。
本文由農機網整理發布,部分資料來源: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試驗鑒定總站、陜西省西安市農機監理與推廣總站、陜西省西安市農機監理與推廣總站、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試驗鑒定總站信息處,如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我們。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