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熱點關注】4月28-29日,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管理培訓班暨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現場會在上海舉行,啟動職業農民培育三年提質增效行動。據了解,今年中央財政繼續安排20億元,聚焦鄉村振興人才需求,分層分類實施農業經理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農村實用人才和現代創業創新青年等培育計劃,全年培育職業農民100萬人以上。
會議強調,要聚焦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農民職業教育、農村實用人才培養、農業現代遠程教育“四項主業”,打造新型職業農民發展論壇、新型職業農民發展報告和發展指數、“云上智農”App、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和發展“推介”、農民教育培訓和農業農村人才培養研究智庫等五張名片,全面推進農民教育培訓事業創新發展,為鄉村全面振興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浙江省:民辦農技推廣平臺成培養職業農民有效途徑
日前,在杭州召開的浙江省民辦農技推廣平臺工作培訓會議上,省農技推廣基金會為溫嶺市吉園果蔬專業合作社等11家平臺授牌。至此,浙江省民辦農技推廣平臺已有29家。民辦農技推廣平臺按照“為農技推廣出把力”的總體要求,以師帶徒的形式,在勞動中學技術,為現代農業發展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助力鄉村振興、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民辦農技推廣平臺推出3年來,取得了積極成效。培訓了一批現代農業生產骨干,據其中15個平臺的不完全統計,2018年共培訓中長期農業研修生、實習生145人,同時為9900多農民提供了短期培訓。推廣了紅美人柑橘標準化栽培、中華鱉生態養殖、獼猴桃生態種植等一系列先進技術及新型種養模式。探索出一條培養職業農民的有效途徑,彌補了政府農技推廣體系的不足,推進了各地農技推廣平臺的發展。
河北省定州市:積極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
定州市農業部門消息,截至目前,全市已注冊農民合作社1690家、家庭農場727家,農業生產托管、半托管服務面積達到67萬畝,服務對象13.2萬戶。
近年來,定州市把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為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抓手,創新培育機制,加大扶持力度,使其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主力軍。結合產業特點,該市推廣“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支持鼓勵一批致富能人、專業大戶、因地制宜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增強農業發展動力。
同時,積極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加大對家庭農場主的培訓和扶持力度。幫助新型職業農民明確發展定位并教授其從業技能,該市農業部門抽調技術人員到農村舉辦培訓班,并對家庭農場進行“一對一”科技幫扶。
山西省左云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培訓開班
為了提高農機操作手職業技能水平,進而從整體上提高農機手整體素質,山西省左云縣農機局舉辦了2019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農機操作手)培訓開班儀式。通過培訓,職業農民可以掌握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做到在農業生產和農機作業過程中遵守操作規章、安全操作、安全駕駛,在保障安全生產的基礎上爭取大經濟效益。
培訓采用理論教學和實踐訓練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培訓。培訓內容主要包括:農機法律法規及及安全生產知識、農機化生產技術、保護性耕作及深松技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知識及農機專業合作社規范化運作、農業機械化與現代農業的發展、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及機械植保技術等。本次培訓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農機操作手的安全生產意識和職業技能水平,對指導全縣農機化生產和全縣農機化整體水平上臺階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安徽省來安縣:開展生產經營型新型職業農民培訓
為積極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有效提高職業農民農業生產技能水平、經營管理能力和社會服務水平,安徽省來安縣農機校首輪為期3天的新型職業農民生產經營型培訓班開班,來自全縣50名農業生產合作組織、家庭農場和種糧大戶成員參加了培訓。
培訓班邀請了縣農技、農機專家和涉農政策學者分別講授了小麥赤霉病防治、水稻高產栽培和工廠化育秧等技術以及現代農民素養培育和中央1號文件解讀;同時,全體參訓學員實地參觀了省級示范農事服務中心和省級農業產業化基地。
本文由農機網整理發布,部分資料來源:農業農村部、浙江農業信息網、河北新聞網、山西省農業機械發展中心、安徽省來安縣農機推廣站,如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我們。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