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機網 補貼動態】 7月26日,農業農村部就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農業農村部科教司司長廖西元在談及秸稈利用問題時表示,當前秸稈綜合利用仍然面臨很多困難,工作任務依然繁重,下一步將重點做好強化政策配套等四方面工作,著力提升秸稈產業化利用水平。圍繞秸稈綜合利用公益性導向,加大還田離田機具購置及作業補貼,終端產品等補貼。
當前各地秸稈補貼工作進行得如火如荼,下面是各地秸稈補貼新動態。
江蘇淮安:爭取省級秸稈還田作業補助資金1.24億元
今年以來,江蘇省淮安市積極爭取省級秸稈還田項目資金1.24億元,全市夏季實施秸稈還田面積達457萬畝,麥秸稈還田率達到95.1%,連續三年穩定在90%以上。
該市各級農機部門堅持“麥秸稈還田為主,適度推廣稻秸稈還田”總體思路,各縣區根據省級還田作業技術規范,因地制宜完善本地作業標準和技術路線,投入80馬力以上
拖拉機配套
秸稈還田機10048臺(套),大力推廣麥秸稈還田集成水稻機插秧技術,緊緊抓住旋埋、灌水、機插等關鍵環節技術開展作業。強化作業質量監管,331個農機合作社、6315個農機大戶參加夏季作業,大戶和合作社作業面積占比超過85%。作業時重點抓住低留茬收割、秸稈切碎勻鋪以及還田三個重要環節的動態跟蹤監管和督查,嚴格執行省補項目實施程序,做好政策告知、確認公示、第三方核查、資金兌付、監督檢查等“規定動作”,確保秸稈還田惠農政策規范實施,切實提高了農民群眾作業補助的獲得感。
長沙望城區:300萬專項秸稈補貼
為切實做好農作物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今年發放300萬農機專項補貼,在全區范圍內全面禁止燃燒秸稈,通過“粉碎還田”的方式,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確保轄區內“不見火光,不見黑斑。”
據了解,近日望城區發布了農村農作物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專項工作方案的通知,在全區范圍內全面禁止露天焚燒農作物秸稈。對被發現有露天焚燒農作物秸稈行為的種植大戶、農業經營主體、村社區等個人和單位一律取消當年市、區兩級涉農補貼和項目申報資格;嚴禁未加裝粉碎裝置的
收割機下田作業,對于不能加裝碎草裝置的收割機,鼓勵農戶將其處置,重新購置已安裝碎草裝置的新型收割機。
天津:中央和地方資金疊加補貼秸稈機械
今年夏收,天津市武清區、寶坻區、靜海區、薊州區等夏糧產區的4600多臺聯合收割機,全部加裝秸稈粉碎裝置,使172萬畝小麥秸稈直接粉碎還田,全部禁燒,為減少空氣污染,確保大氣質量作出了貢獻。
為確保今年小麥秸稈全部禁燒,市農委、市財政局協調安排資金用于秸稈粉碎還田和打捆離田作業補助,西青區、北辰區、武清區、靜海區、寧河區及濱海新區等區也安排專門資金用于秸稈處理作業。市農機辦將秸稈綜合利用相關農機具納入農機購機補貼范圍,對秸稈粉碎機、撿拾打捆機、飼料收獲機、免耕播種機等農機具,實施中央資金和地方資金的疊加補貼,應補盡補,為秸稈綜合利用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保障。
結語
本文由中國農機網整理發布,資料來源:中國新聞網、中國秸稈網、淮安日報,如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我們。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