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農機網 補貼動態】 國家為了促進農作物秸稈的生態回收,在秸稈回收上實行了一系列的補貼政策。前段時間本網對秸稈補貼額度及補貼項目等具體內容進行了整理(詳情點擊:
今年秸稈補貼額1萬元-1000萬元,申報從速!),下面是各地關于秸稈補貼的新動態:
黑龍江兩市兩縣具體補貼政策發布
據了解,日前,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綏化市和肇州縣、肇源縣秸稈綜合利用補貼政策發布。
1、秸稈還田作業每畝補貼40元
兩市兩縣新建農林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堆漚造肥投入資金將采取市場化方式運作;秸稈還田作業、秸稈還田離田機具購置、秸稈固化成型燃料站建設、原料化加工企業新建、生物質鍋爐改造等采取市場化運作加政府補貼的方式。
秸稈固化成型燃料站建設補貼部分,按照年產0.25萬噸投資100萬元、年產1萬噸投資300萬元、年產2萬噸投資590萬元的建設標準,分別按照投資額度的70%、50%和30%給予定額補貼。還田作業補貼部分,按照玉米秸稈深松翻埋還田每畝補貼40元。秸稈還田離田機具購置補貼,省級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對秸稈處理專用機具實行敞口定額補貼。
2018年秋,每個鄉鎮(410個)均要配備1臺無人機,用于秸稈禁燒監管。按每臺5萬元標準,由省級全額補貼。對于新建并已經投產運營的秸稈工業原料化項目給予政策性扶持,按項目設計能力一次性給予每噸秸稈補貼100元。對戶用生物質鍋爐按照每臺2100元計算,由財政補貼70%。對農戶使用秸稈固化燃料替代散煤的,各市、縣可結合本地實際,給予一定的支持。
2、秸稈處理專用機具實行敞口定額補貼
為推動全省秸稈綜合利用工作,今年對兩市兩縣外的其他市、縣實行以下補貼政策:省級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對秸稈處理專用機具實行敞口定額補貼。玉米秸稈深松翻埋還田每畝補貼40元,按照實際作業面積補貼。秸稈固化成型燃料站建設補貼,按照兩市兩縣補貼標準。對農戶使用秸稈固化燃料替代散煤的,各市、縣可結合本地實際,給予一定的支持。
河北省擬定15縣作為2018年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縣
近日,河北省省農業廳、省財政廳組織了2018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答辯評審工作,根據專家評審情況結合各地秸稈綜合利用工作開展情況,現擬選擇15個縣確定為2018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縣,15縣分別為:
河北省農業廳、省委省政府農村工作辦公室此前印發的《2018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項目申報指南 》提出每縣安排資金1000-2000萬元,對機械化秸稈還田、秸稈飼料化利用、秸稈能源化利用、秸稈基料化利用等進行補貼,中央資金補貼額度不得高于設備購置資金的50%。對秸稈還田進行作業補貼標準為不高于30元/畝;對腐熟劑拋撒作業補貼標準為不高于20元/畝;利用秸稈生產有機肥每噸補助不高于150元;收儲運每噸秸稈補助不高于100元。
安徽省六安市出臺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獎補政策
2018年,安徽省六安市繼續實施農作物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獎補政策,省級財政對小麥、玉米、油菜按照20元/畝、水稻按照10元/畝的標準進行獎補,其中省財政補助70%,其余由市財政按10%,縣財政20%的比例足額配套。各縣區要統籌安排自有財力,將配套資金足額納入本級年度預算。
據悉,六安市充分利用中央及省級相關獎補資金,發揮資金示范帶動效應,省級以上獎補資金各地結合實際,全部用于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相關項目,當年用完。各縣區在完成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提升民生工程任務外,要根據當地實際,結合制定2018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計劃及三年工作計劃,確定2018年除民生工程任務外的縣級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自定項目。大力推進農作物秸稈能源化(秸稈固化成型燃料、秸稈制氣集中供氣、秸稈戶用沼氣提質增效等)、原料化、基料化、肥料化、飼料化及秸稈利用裝備制造等產業化利用方式,培育壯大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產業。
縣區農委、財政局要聯合出臺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補貼辦法,明確民生工程項目及縣區自定項目補助標準。
結語
秸稈補貼政策是為杜絕秸稈焚燒、促進秸稈綜合利用而制定的利國利民的惠農政策,秸稈綜合利用不僅能減少由于秸稈焚燒帶來的環境污染,同時對增加農民收入、發展綠色農業、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想要了解更多,請關注中國農機網資訊欄目對于秸稈補貼的后續報道
本文由中國農機網整理發布,資料來源:哈爾濱市政府網站、河北日報、中國秸稈網,如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我們。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