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機網 補貼動態】4月27日,國家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調整種植結構擴大大豆種植面積問題,明確提出要擴大大豆種植面積,黑龍江省是國家確定的承擔任務省份之一。日前,黑龍江省下達了《關于擴大全省大豆種植面積的緊急通知》,要求迅速落實擴大大豆種植面積和耕地輪作休耕試點任務。具體標準由省里根據國家下達的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資金總額和玉米、大豆合法實際種植面積統籌確定,按照國家原則指導意見,每畝大豆生產者補貼標準高于玉米生產者補貼標準100元以上,大豆生產者補貼達到每畝200元以上,玉米生產者補貼每畝100元以下。
日前,東北三省已有5個地區公布大豆補貼,每畝200-580元創新高,具體補貼金額如下:
2018年樺甸市大豆生產者補貼:每公頃給予生產補貼6000元;
公主嶺市2018年大豆種植補貼:種植者每畝補貼580元;
農安黃魚圈2018年大豆種植補貼:每公頃給予生產補貼7500元;
雙遼2018年大豆種植補貼:每公頃給予生產補貼5250元;
長嶺2018年大豆種植補貼:每公頃給予生產補貼5250元。
去年秋收以來,玉米收購價格持續走高,東北的一些農民覺得種大豆收益不如玉米,所以種大豆的積極性低于玉米,今年玉米、大豆補貼差距雖然拉大,但對農民并不會造成損失。農業農村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唐珂認為,今年有利于大豆生產的因素還是不少的,預計大豆的播種面積還將保持恢復性增長的趨勢,因為政策的導向很明確,大豆補貼要高于玉米,而且鼓勵向優勢區集中。“一是東北地區糧豆輪作的政策支持力度在不斷加大;二是東北地區今年大豆生產者補貼的標準將高于玉米。”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李國祥表示,東北多地密集下發擴大大豆種植面積的文件,首要目的是解決過去糧食結構性矛盾。過去大豆嚴重產銷不足,通過擴種改善供求關系。“另一個目的就是降低進口大豆的依賴度,此舉在振興農村經濟方面有長遠意義。”
隨著大豆擴種政策的落地,農民將享受到更多政策紅利,種植積極性也將大大提高,我國國產大豆已有強勢回歸的跡象。
資料來源:黑龍江農業信息網、每日經濟新聞、卓創農業,若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我們。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