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機網 行業要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自古以來,農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根本,是農業發展的根本。2017年1月24日,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在國新辦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中央和地方財政在“十三五”期間投入6000億元左右資金進行土地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
他提出,到2020年全國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8.65億畝,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少于15.46億畝,確保建成8億畝、力爭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為推進這一目標的完成,我國各地逐漸投入到了建設高標準農田的“熱潮中”。
新年伊始,正是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現階段,我國多地區農田水利建設工作已拉開序幕。
海門:主要建設七大工程
近日,海門市出臺《海門市“十三五”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方案》,其中明確,“十三五”期間,該市目標新建高標準農田25萬畝,2017年計劃建設高標準農田10萬畝,同時要完成新增耕地占補平衡與增減掛鉤指標的“兩個1%”。
據悉,高標準農田建設,主要建設的農業基礎設施有溝渠田林路、橋涵閘站電等。具體分為排澇、灌溉、田間道路、土地平整改良、農田林網、農業服務、科技推廣這七大工程。
海安:部門聯動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力度
去年深冬時節,大地籠罩在濃重的寒意中。在海安經濟技術開發區韓洋村和韓徐村的田間地頭,連片的高標準農田建設正酣。項目工程承包方正搶抓當下雨止天晴天氣,加快硬質渠道、水泥機耕路、農灌車口施工,村民們也利用冬閑時間,積極加入工程建設中。
作為國家商品糧基地縣,海安現有耕地面積80.34萬畝。按照《海安縣“十三五”農業綜合開發規劃》目標,該縣將通過部門聯動,加大農業綜合開發建設力度,整縣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20萬畝,建成后全縣高標準農田占比達到90%左右。2017年,海安將建成高標準農田5.05萬畝。
商丘:推進“百千萬”工程建設
元宵節剛過,商丘市睢陽區李口鎮賈關莊的村民們已經開始了春耕備耕,田間地頭呈現出一派忙碌的景象。在李口鎮賈關莊、孫樓等行政村的渠道邊、機埠旁,溝渠疏浚工程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場面熱火朝天。
在高標準糧田建設推進過程中,睢陽區通過有效整合各類農田建設項目資金,合力推進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工程建設,重點抓好農業綜合開發、新增千億斤糧食工程、土地綜合整治、小型農田水利、現代農業等涉農項目,實現了統一規劃、集中投入。圍繞高標準糧田建設,區財政投入300多萬元,組織實施了一批科技創新與推廣項目,實施統一供種。
眼下,全國性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還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將為發展現代農業提供重要支撐。那么,這波建設浪潮又會給農業機械的發展帶來哪些影響呢?
高標準農田建設對農業機械化的影響
高標準農田建設有助于提升農田排灌能力、農業科技應用和農業機械化水平。從高標準農田建設內容來看,主要集中在新建農田、灌溉改造和水利建設三方面,可有效拉動農田灌溉、農業機械、管泵設備的需求。
在進行挖填土方、開挖溝渠、平整土地等工程建設時,合理配備選用
挖掘機、
推土機、鏟運機、平地機、松土機等農用設備,農用工程機械以及鏵式開溝犁、旋轉開溝機等耕整地機械在農田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未來這一塊的市場發展空間將越來越廣闊。
此外,高標準農田建成后可實現農田“地平整、土肥沃、旱能灌、澇能排、路相通、林成網”,既能顯著增強農田防災減災、抗御風險的能力,也可方便農機作業,充分發揮農機搶農時、省勞力、增效益的作用,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加速提升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
結語:2017年2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的召開,確定了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政策措施。未來,高標準農田建設要緊密結合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改造中低產田、推進農業機械化、推廣土地深耕和節水灌溉,推動我國農業現代化、規模化和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