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點: 襄陽市 開展時間: 2025-05-09 舉辦單位: 湖北中貿會展有限公司、杭州銘通展覽有限公司、襄陽企業聯合會、襄陽企業家協會副會長單位|襄陽汽車行業協
為啥要多用有機肥?看完你就明白了
數據顯示,目前發達國家有機肥施用已占肥料養分總用量的近半,而我國卻只占不到10%。這些有機養分來源于土壤而沒有歸還給土壤,只能靠化學肥料補充。
據南京農業大學植物營養系主任徐陽春教授介紹,增施有機肥,蔬菜品質比如番茄當季就能看到改善。增施3年,玉米、水稻等大田作物品質改善明顯。
有機肥與化肥協同施用是20多年來肥料研究熱門、進展迅速的領域,涉及土壤改良培肥、提高產量、改善品質、提高肥料利用率。中國農科院等機構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在各地開展的大量田間試驗表明,有機肥與無機肥配合施用,在各種類型土壤和各種作物上均有效果。
“化肥就好比生病吃藥,有機肥好比調理進補,倆者搭配是改變目前土壤'亞健康'狀態的有效手段。”。
增施有機肥的好處:
有機肥點:
1、養分全,緩釋長效,肥力柔和、持久、穩定;
2、具有激活土壤酶的活性、促進根系發育、增強光合作用;
3、降低產品硝酸鹽含量、改善作物品質和增加產量的;產品色澤鮮艷,碩大甜美;
4、如連續施用,可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土壤通氣性、透水性、保肥性,達到培肥改良土壤,減少化肥對環境污染的目的。
有機肥的好處:
1、生物有機肥中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機物,增加土壤的團粒結構,改善土壤組成。微生物在土壤中的繁殖速度非常快,他們就像一張看不見的大網,錯綜復雜。微生物的菌體死亡后,在土壤中留下了很多微細的管道,這些微細的管道不但增加了土壤的透氣性,而且還使土壤變得蓬松柔軟,養分水分不易流失,增加了土壤蓄水蓄肥能力,避免和消除了土壤的板結。
2、有機肥中的有益微生物還能有害病菌的繁殖,這樣我們就可以少打農藥,如果連續多年施用,可以有效土壤有害生物,省工、省錢。
3、土壤中的微量元素95%以不溶態形式存在,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而微生物代謝產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機酸類物質,這些物質就像在冰塊中加入的熱水一樣,很快就能把微量元素鈣、鎂、硫、銅、鋅、鐵、硼、鉬等植物的礦物元素溶解,變成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營養元素,大大增加了土壤的供肥能力。
4、生物有機肥中的枯草芽孢桿菌等有益微生物利用土壤中的有機質,產生次級代謝物,其中含有大量的促生長類物質。如生長素,能促進植物伸長生長,脫落酸,能促進果實成熟,赤霉素能促進開花坐果,增加開花數、保果率,提高產量,使果實飽滿,色澤鮮嫩,還能提早上市,達到增產增收。
5、有機肥中的微生物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在土壤中長期存活,固氮菌、解磷、解鉀菌等微生物,可利用空氣中的氮并釋放土壤中不易被作物吸收的鉀和磷,持續供給作物養分。所以有機肥還具有長效性。
6、據相關數據證實我們實際生產中化肥的利用率只有30%~45%。損失的化肥一部分分解釋放到大氣中,一部分則隨著水土流失掉了,還有一部分被固定在土壤中,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而且還會造成土壤鹽漬化和板結等不良后果。當我們施入有機肥后,其有益生物活動就能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從而減少了養分的流失。加上有機質有益微生物解磷解鉀作用,能使化肥有效利用率提高到50%以上。
7、有機肥可以增加作物產量,改善農產品質量在同等營養元素的條件下,有機肥與化肥相比較,在作基肥施用時,一般有機肥比化肥效果要好,在作追肥施用時,經過充分腐解的有機肥其效果常常也比化肥要好。尤其是提高農產品品質比化肥更為有利。我國農民有使用有機肥的傳統,十分重視有機肥的使用。美國、西歐、日本等發達國家,正在興起”生態農業””有機農業”,十分重視使用有機肥料,并把有機肥料規定為生產綠色食品的主要肥源。
8,有機肥能促進土壤微生物生長,促進作物吸收利用 有機肥料含有大量的有機質,是各種微生物生長和繁衍的場所。有機肥的有機物在腐熟過程中還能產生各種酚、維生素、酶、生長素及類激素等物質,促進作物根系生長和對養分的吸收。
9、減少養分固定,提高養分的有效性 有機肥含有許多有機酸、腐植質酸及其他羥基類物質,它們都具有很強的螯合能力,能與許多金屬元素螯合形成螯合物,可防止土壤對這些營養元素的固定而失效。如有機肥與磷肥摻合施用,有機肥中的有機酸等螯合物能將土壤中活性很強的鋁離子螯合,可防止鋁與磷結合形成作物很難吸收的閉蓄態磷,大大提高土壤有效態磷含量。
10、加速土壤團聚體的形成,改善土壤理化性質 有機—無機團聚體是土壤肥沃的重要指標,它含量越多,土壤物理性質越好,土壤越肥沃,保土、保水、保肥能力越強,通氣性能越好,越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長。
下一篇:凝結水回收裝置安裝和使用
- 凡本網注明"來源:農機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農機網,轉載請必須注明農機網,http://www.hebeigongyou.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