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推薦展會
更多 > >
-
地點: 襄陽市 開展時間: 2025-05-09 舉辦單位: 湖北中貿會展有限公司、杭州銘通展覽有限公司、襄陽企業聯合會、襄陽企業家協會副會長單位|襄陽汽車行業協
推薦專題
更多 > >
蘋果矮化密植種植模式
蘋果矮化密植種植模式是提高果品產量和品質,實現機械化生產的*種植模式,具有管理方便、高產節水以及經濟效益高的優點。該技術是以矮砧密植、獨干樹形、行間生草、氨基酸肥調控樹勢、控水促花這五項措施相互依托,缺一不可。充分體現了“利用自然、保持自然、自然而然”的管果宗旨。在該種植模式下,打藥、剪枝、施肥、除草、整地、行間種草等環節基本實現了機械化,大量節省人工,使果樹管理者擺脫了繁重的體力勞動。
一、矮化密植種植技術
1.矮砧密植
美國、日本、歐盟及澳大利亞、新西蘭等發達國家90%果園采用矮砧密植栽培,株行距(0.5-1.2)×(3.0-4.0)米,每畝栽植178—444株。朝鮮的果樹也已采用矮密種植。南非梨園,甚至采用0.4×3.0米的株行距,每畝定植555株。北京市采用1.0×3.0米,每畝定植222株。定植時起壟、樹下覆膜或者在定植當年秋施基肥時起壟20厘米。
2.獨干樹形
獨干樹形是指直接在中干結果或由中干直接著生橫向結果枝。獨干樹形特點主要包括:培育形成強壯主干,干高距地面40—60厘米以上,直接著生40—50個3—60厘米長短不等的橫向結果枝,結果后多呈自然下垂狀,主干與橫向枝的粗度比為7:1以上,樹冠直徑小于1.3米,樹高在2—3米之間。
3.行間生草
采用主干樹形,樹冠只有1平方米,樹下起壟覆膜,而株行距是1×3米,則行間有2米的間距。該種植模式,只在定植時施入大量有機肥,以后每年的養分主要靠生草和氨基酸來補充。行間可自然生草,也可人工種植鼠毛草、油菜、黑麥草等。生草不但可補充養分,也可保持土壤水分,改變果園環境。
4.早結果、豐產、
傳統的果樹種植童期較長,例如種植櫻桃,zui初5年全部是投入,第6、7年達到初果期,第8、9年才能見到經濟效益。而該栽培技術克服了童期長、見效慢的果樹種植弊端,將童期縮減到zui短。使用該套技術,定植后第2年即可見果,第3年的蘋果、梨畝產可達1000—1500公斤,第4年3000—4000公斤,第5年進入盛果期畝產可達萬斤以上。桃定植后第2年可達2000—3000公斤,第3年5000公斤以上。比傳統栽培模式增產1—2倍,效益大幅度提升。
二、矮化密植果園機械化生產技術
1.行間碎草機械化技術
行間生草,年間刈割3—4次,果園平均刈割每次每平方米可產3.5公斤鮮草(約1公斤干草),則每畝每年可生產干草約2000公斤。經過6年時間,生草土壤有機質含量從0.7%增加到2.9%。生草后土壤疏松、保墑性好,即使年降雨量僅300毫米也可保證果樹的水肥供應。
2.植保機械化技術
由于傳統的老式果園機具的通過性特別差,使得植保作業多以人工打藥為主。針對新的林果種植模式,北京市農技推廣部門對打藥機進行了選型試驗,初步選定對靶式風送打藥機為推廣機型,該機霧化效果好,藥液沉積均勻,作業效率可達15畝/小時。
3.機械化整地技術
大田選用30馬力以下拖拉機配套的旋耕機均可以在矮化密植果園進行耕整地作業,對于沒有改造的老果園,可以使用洛陽生產的無人駕駛人工遙控履帶式旋耕機進行樹下整地作業。
上一篇:冬季滴灌系統的維護和保養
下一篇:建立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的意義
- 凡本網注明"來源:農機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農機網,轉載請必須注明農機網,http://www.hebeigongyou.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