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植保無人機逐漸成為行業新寵,各地陸續出現使用無人機用于植保的案例。一種遙控式農業噴藥小飛機,機體型嬌小而功能強大,可負載10-20公斤農藥,在低空噴灑農藥,每分鐘可完成一畝地的作業。其噴灑效率是傳統人工的30倍。植保無人機飛防服務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如何才能科學合理地做好這項服務?
1.確定植保任務
首先需要確定勘察地形是否適合飛防、測量作業面積、確定農田中的不適宜作業區域(障礙物過多可能會有炸機隱患)、與農戶溝通、掌握農田病蟲害情況報告。
需要注意的是,粉劑類農藥需要大量的水去稀釋,而植保無人機要比人工節省90%的水量,所以不能夠*稀釋粉劑,容易造成植保無人機噴灑系統堵塞,影響作業效率及防治效果。因此,需要購買非粉劑農藥,比如水劑、懸浮劑、乳油等等。
2.確定隊伍成員
出動一臺多旋翼植保無人機作業少需要一名飛手(操作手)、一名觀察員和一名農科專員。
需要注意的是,考慮到病蟲害的時效性及無人機在農田相對惡劣的環境下可能會遇到突發問題等因素,飛防作業一般可采取2飛1備的原則,以保障防治效率。
3.物資準備
電動多旋翼需要動力電池、相關的充電器,以及當地作業地點充電地點。
農藥配比和運輸需要的藥壺或水桶、飛手和助手協調溝通的對講機,以及相關作業防護用品(眼鏡、口罩、工作服、遮陽帽等)。如果防治任務是包工包藥的方式,就需要飛防團隊核對藥劑類型與需要防治作物病蟲害是否符合,數量是否正確。
4.開始作業
飛防團隊應提前到達作業地塊,熟悉地形、檢查飛行航線路徑有無障礙物、確定飛機起降點及作業航線基本規劃。
隨后進行農藥配置,一般需根據植保無人機作業量提前配置。
后,植保無人機起飛前檢查,相關設施測試確定(如對講機頻率、噴灑流量等),然后報點員就位,飛手操控植保無人機進行噴灑服務。
在保證作業效果效率的同時,飛機與人或障礙物的安全距離也非常重要。任何飛行器突發事故時對人危險性較高,作業過程必須時刻遠離人群,助手及相關人員要及時進行疏散作業區域人群,保證飛防作業安全。
一天作業任務完畢,應清洗保養飛機、對植保無人機系統進行檢查、檢查各項物資消耗(農藥、汽油、電池等),記錄當天作業畝數和飛行架次、當日用藥量與總作業畝數是否吻合等,從而為第二天作業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