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產品關鍵字:
大豆壓榨產能過剩:千萬噸新項目再次“上馬”
點擊次數:936 發布時間:2009-9-11
在國家發改委官員再次定調中國大豆(資訊,行情)(資訊,行情)壓榨產能過剩后,中國大豆產業協會副會長劉登高建議將大豆加工企業管理的備案制改為審核制,叫停未開工項目,避免有禁不止的現象蔓延。
日前,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司長陳斌在出席“2009中國汽車產業發展論壇”時提到了大豆壓榨業產能過剩的問題,他說:“需要引起重視的是,在不少領域產能過剩,重復建設問題仍很突出,有的甚至還在加劇,不僅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產能過剩的傳統產業仍在擴張,造船、電解鋁、大豆壓榨等產能過剩也十分突出。一些企業還在規劃上新項目,一些地區違法、違規審批,未批先建、邊批邊建的現象又有所抬頭。”
2008年8月國家發改委在《促進大豆加工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指出國內大豆加工業產能過剩,陳斌的這番話是發改委官員在這個問題上的表述。
CBN記者掌握的資料顯示,今年1月至今,國內大豆壓榨產能新增1000萬噸以上,其中,兩家央企增加產能820萬噸,一家地方國有糧食企業新增100萬噸左右的大豆壓榨產能,東北兩家民營油廠也新增了100萬噸左右的大豆壓榨產能,總計達到1020萬噸產能,以上項目全部分布在沿海或臨近沿海的地區,主要用來加工進口大豆。
一位企業負責人對CBN記者解釋了今年上馬新項目的原因:“我們上馬新廠是出于企業發展的需要。我們工廠在黑龍江,當地農民都是分散種植大豆,中小型油廠的原料供應沒有問題,但如果每天要加工5000噸或者1萬噸,要從分散的農民那收購到這么多大豆很難,企業的大規模生產無法持續穩定進行,這樣企業很難做大。如果在沿海建廠使用進口大豆,原料供應就沒有問題。”
劉登高對國內不斷膨脹的大豆壓榨產能比較擔憂,他說:“我們需要端正對當前重復建設的認識,要看到沿海大豆加工企業的重復建設只能刺激大豆過量進口,結果是擠壓主產區加工企業。要糾正那種'在沿海建立大型加工企業是為了拉動國內大豆產業’的觀點。要防止一些有外資背景的大豆加工企業,利用國企的名義,搞以外壓內,影響政府決策。”
為此他建議:“要堅決貫徹國家壓縮重復建設的政策,建議政府對大豆加工企業管理的備案制改為審核制,加強國家計劃部門對大豆加工企業的宏觀控制。建議國務院發出緊急通知,制止目前準備開工的大型大豆加工企業的籌建,叫停已批準未開工的大豆油(資訊,行情)(資訊,行情)脂加工項目、已開工建設未達產的油脂項目、后期追加未開工的建設油脂加工項目,以免有禁不止的現象蔓延。”
此外,劉登高還提出:“區分內資企業與合資企業的界限,對于合資企業大豆加工項目按照《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執行。外商兼并、重組國內油脂加工企業,嚴格按照國家有關外商投資的法律法規及外商投資產業政策辦理。”
9日,第八次國家臨時存儲大豆競價銷售成交量雖有所上升,仍未走出滯銷困局,本次計劃銷售大豆49.79萬噸,實際成交2.93萬噸,成交率僅為5.88%,劉登高說:“去年國家儲備600多萬噸大豆,市場必然多進口600多萬噸,這也會推動沿海的重復建設,建議立即解決主產區加工企業停工待料問題,如果主產區加工企業動起來,沿海進口會相應減少,重復建設問題也會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