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4種天氣不宜噴農藥(安全施藥措施的竅門)
盛夏高溫季節,正是很多作物病蟲害發生高峰期。為降低損失,噴施化學農藥防病殺蟲在所難免。有的農戶錯誤地認為,乘著溫度正高時施藥,藥力zui強,收效,因此常在正午前后噴藥。
提醒:農藥的防治效果好壞,常常受天氣的影響,以下四種氣候條件下使用農藥,對藥效、施藥作業人員影響較大:
一、大風天氣:易中毒
刮大風時不宜用藥,大風容易使噴灑的藥粉或霧滴隨風飄揚,不能均勻附在農作物表面,也會飄伏在施藥人員身上容易中毒。
二、陰雨天氣:農藥流失
陰雨天噴藥雨水能直接沖刷掉藥劑,不僅影響效果,還會造成水域污染。
相對來說,一般拌種用的藥劑受雨水影響小,乳油農藥由于能在作物表面形成一層油膜,對進一步雨水沖刷有一定抵抗力,而粉劑和可濕性粉劑zui不耐雨水沖刷。
三、高溫天氣:藥效分解
有的農戶在中午前后溫度正高、光照正強時噴施化學農藥,這是很錯誤的做法。
一是藥劑揮發性強,極易造成施藥人員中毒;二是大部分害蟲都躲于陰涼背光處,噴藥不易擊到靶上,同時農藥分解快、揮發損失大,防蟲效果并不理想;三是高溫會使農藥分解加速、藥劑揮發,作物在炎熱天氣時新陳代謝作用旺盛,葉片氣孔開放,藥劑很容易進入作物體內而發生藥害。因此,正確的方法是避開正午高溫強光時噴藥。
四、霧水天氣:藥效低
有的農戶怕熱,喜歡乘清晨或傍晚涼爽時噴藥。但此時如果植株上有大量露水,害蟲尚未出來活動,藥劑也不易擊到靶上。另外此時噴藥,藥液會被露水稀釋,導致濃度明顯下降,殺蟲效果也不理想。正確的方法是選無雨的陰天噴藥。如果是晴天,應搶在日出后或日落前無露水、害蟲活動正旺時噴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