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地方農機】 在過去的一年里,金山農業機械化管理站立足農機化發展實際,著力提高農機裝備水平,優化農機服務結構,保障農田基礎設施良性運行,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突出重點,扎實推進農機推廣專項工作
1.創建糧食生產無人農場建設
新建糧食生產無人農場覆蓋廊下鎮、楓涇鎮和亭林鎮6家合作社,總建設面積10959.62畝。改裝配套99臺智能農機,實現耕、種、管、收全智能作業。
2.蔬菜生產“機器換人”工作
金開(上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蔬菜生產基地成功創建為2024年度蔬菜生產“機器換人”示范點,全年蔬菜生產“機器換人”5個示范點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1.32%,保障了金山區的蔬菜供應。
3.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
創建了10家金山區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示范點。4家合作社被評定為上海市“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區域性農機社會化服務中心;成立4家常態化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提升應急救災能力,保障糧食安全。
4.舉辦智能農機(植保無人機)職業技能競賽
以“智慧農機展風采,鄉村振興添動力”為主題,吸引了全區10個代表隊共計17名選手參賽。科技創新賦能鄉村振興,通過提升農業科技水平,激發內生動力,促進金山區農業科技成果的普及和應用。
二、立足常規,有序開展農機化日常工作
1.壓實指導責任
春耕備耕期間,組織技術人員為村、戶、合作社提供技術服務,檢修保養農機裝備。積極開展農機購置補貼工作,全區共新增農機具358臺。順利完成“三夏”、“三秋”任務,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98.38%。
2.農機試驗示范和推廣
區農機站在廊下鎮萬畝糧田試驗了水稻旱直播與機械除草技術。水稻旱直播技術能省水省力、增產增收;機械除草技術顯著減少除草劑用量,有利于綠色水稻或有機水稻種植。
3.糧食作物機收減損監測工作
為確保糧食穩產增產,組成工作小組開展麥子、水稻機收損失監測調查,小麥、水稻機收損失率均低于目標損失率。
為了解谷物干燥機整體質量狀況,助力糧食增產增收,區農機站組織開展調研,調查了7家中大型烘干點,共計24臺谷物干燥機,調查結果屬于“滿意”檔次。
5.農田基礎設施管護工作
全年安排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實地檢查指導工作;組織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及時反饋并整改問題;舉辦農田建設及管護培訓班,共126人參加培訓;配合財務科評估農田管護資金績效,查找問題,提出建議,提升農田管護效能。
6.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
金山區共93臺北斗定位
打捆機,通過線上監管系統研判北斗定位打捆機作業面積,全程監管收集過程,精準統計作業面積。
2024年,金山區農業機械化管理站在農機推廣、社會化服務、農田管護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未來,我們將不斷總結經驗、優化做法,全面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發展。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