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弄贞洁美妇迎合呻吟声_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aⅴ麻豆不卡_亚洲最大av在线_喷水高潮

變型拖拉機注銷清零后有關工作的思考

2024-12-16 08:53:54 來源:云南省紅河州農業農村局 閱讀量:18157 評論

  【農機網 熱點關注】 一、變型拖拉機專項整治情況
 
  變型拖拉機是一種基于標準拖拉機進行功能性改進的運輸型拖拉機。變型拖拉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當時農村建設需求激增,但由于農民購買力有限,于是使用汽車底盤搭配農用柴油機,形成了這種特殊的運輸型拖拉機。在過去的農業生產和城鄉短距離運輸中,變型拖拉機發揮過積極作用,但由于變型拖拉機駕駛員門檻低,技術落后,檢驗比例低等諸多原因,許多變型拖拉機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這些隱患不僅威脅著駕駛員自身的生命安全,也對道路上其他行人和車輛構成了極大風險。同時,部分變型拖拉機不符合當前環保要求,對環境也有一定負面影響。
 
  為了從源頭上消除變型拖拉機帶來的安全和環境隱患,保障道路交通和農業生產環境的安全與穩定。2015年,云南省農業廳、云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云南省公安廳、云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聯合下發《關于停止執行<云南省運輸型拖拉機行業管理規范(暫行)>的通知》(云農機〔2015〕8號)文件,自2015年10月1日起,嚴禁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給變型拖拉機上牌登記。2017年農業部、公安部、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聯合印發了《關于開展變型拖拉機專項整治的通知》、省、州農業農村、公安、應急等部門也結合實際制定印發了相應的變型拖拉機專項整治方案,并就多次就變型拖拉機專項整治工作召開過會議,2021年省安委辦和州安委辦又分別制定印發了《云南省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云南省深入推進變型拖拉機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云安辦〔2021〕1號)、《紅河州安全生產委員會關于印發<紅河州深入推進變型拖拉機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紅安辦〔2021〕3號)。八年來,經過紅河州農業農村、公安交警等各個部門認真落實部門責任、強化協作配合,推進變型拖拉機專項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截至2024年12月,全州注銷變型拖拉機30717臺,全面完成存量變型拖拉機的注銷“清零”工作。
 
  二、變拖“清零”工作中發現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隨著變拖“清零”工作的推進,已經公告注銷的“黑車”違法載貨載人上路等問題逐步顯現,道路交通安全隱患總體上沒有消除。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1.達到注銷年限的變型拖拉機報廢率低,大多數仍在上路運營。農業農村部門嚴格按照“使用年限超過9年或檢驗有效期屆滿連續3年未取得檢驗合格標志予以強制注銷”的要求,對達到使用年限的變型拖拉機實行公告等方式的強制注銷,并對機主下發了報廢通知書。但根據我們在實際工作中調查了解,全州開展變拖注銷“清零”工作以來,變型拖拉機辦理注銷登記后,沒有經過拆解回收,注銷了的變型拖拉機還照常上路,安全隱患非常突出,這個問題在全州范圍還普遍存在。
 
  2.源頭治理不到位,變型拖拉機相同相似機型仍在生產銷售,社會擁有量仍在增加。2015年省農業、工信、公安、質監、工商等5廳局聯合下發了《關于停止執行云南省運輸型拖拉機行業管理規范(暫行)的通知》(云農機〔2015〕8號)文件,自2015年10月1日起,嚴禁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給變型拖拉機上牌登記。2017年農業部辦公廳、公安部辦公廳、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聯發的《關于開展變型拖拉機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農辦機〔2017〕3號)第四部份第一條中已經明確指出:變型拖拉機是企業非法生產銷售、地方以拖拉機名義登記上牌的機動車。但截止今天,不少廠家還在生產銷售類似變型拖拉機的車輛,并且把名字變更為“田園運輸機”以規避監管部門處罰,這種運輸機無工信部的合格證,也沒有農機推廣鑒定部門的推廣鑒定證,在農機監理部門注冊登記不了,也未明確監管部門,在田間地頭大量運用,動態監督管理困難,造成監管死角、漏洞,由此帶來的安全隱患異常突出,對深化變型拖拉機專項整治工作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
 
  3.外籍變型拖拉機監管難度大。由于農機監理系統未進行全國聯網,省際之間車輛信息查詢周期長無法及時確認信息,部門間配合不夠密切,查處效果不理想。導致目前懸掛外省籍拖拉機號牌及號牌造假販假問題突出,甚至有大貨車冒用假外省籍拖拉機號牌,以躲避公安交管部門逃避公安交管部門的處罰。
 
  (二)造成問題的主要原因
 
  1.上路執法難度大。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上道路行駛的機動車的執法主體為公安交警部門。一直以來,公安交警部門的機動車管理系統和農業農村部門的拖拉機管理系統不兼容,不能相互查詢,只能通過人工交換信息,成本高、工作效率低。目前,公安交警對機動車的管理完全實現了電子化,且與銀行等部門實現大數據對接。從機動車注冊、登記、審驗,駕駛證考試、發證、審驗,機動車違法證據的采集、處罰、罰款繳納、駕駛證扣分等全部實現電子化的大數據管理,交警部門可以從管理系統上直接管理,車主也可實時查詢自已的車輛狀態。農業農村部門管理的拖拉機管理系統,僅僅是一個注冊、登記、審驗,駕駛證考試、發證、審驗的內部管理的靜態系統,不能與交警、銀行等部門實現大數據對接,機主也無法實時查詢自己的車輛狀態。由于執法要求規范化、電子化,交警部門上路執法時,因變型拖拉機相關信息不在公安交警的管理系統內,對變型拖拉機違法載人等交通違法行為的電子證據采集、罰款繳納、扣分等無法電子化處理,在規范化、電子化執法的要求下,交警無法比對車型,也無法實現罰款繳納、駕駛證扣分的電子化,公安交警對變型拖拉機的上路執法成本高。即使是公安交警部門和農機部門現場聯合執法,罰款繳納、扣分等因農機管理系統不與銀行、交警部門實現大數據對接,處罰結果難以追蹤、實現。
 
  2.地方政府重視不夠。各地對變型拖拉機專項整治工作重視程度千差萬別,有的地方堅決果斷、辦法多、措施有力、整治效果明顯,有的地方猶豫不決、方法簡單、措施無力、效果不好,形成鮮明對比。如2020年省、州安委會辦公室文件下發后,只有極少數的縣通過政府文件形式明確職責任務、推動工作開展,絕大多數縣(市)都是簡單的原文轉發州安委會辦公室文件,沒有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化的措施和辦法。同時,各地農業農村部門對農業行政綜合執法和農機安全監理業務有效銜接指導不到位,多數地方機構改革弱化了農機安全監理工作,農機安全監理人員被抽調到其他崗位,工作經費缺乏、人員不足問題突出,導致日常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注冊登記、駕駛牌證管理、年度檢驗工作常態化、規范化程度不高,變型拖拉機專項整治工作推進不平衡。
 
  3.責任壓實不到位。變型拖拉機專項整治工作還存在政出多門、業務交叉等問題,有些地方沒有厘清職能職責,還存在對上級部門開展變拖專項整治有關政策、文件貫徹執行不到位現象,如對“強化通行運營管理,實施變型拖拉機道路限行禁行管理措施”的要求,各縣(市)均沒有落實。同時,從各地安全檢查情況看,變型拖拉機注銷業務還有很多不規范的地方,如對已注銷未收回牌證的變型拖拉機動態追蹤不到位,存在變型拖拉機去向不明的情況;還存在對變型拖拉機注銷業務告知不到位的情況;個別地方還存在變型拖拉機注銷業務的檔案管理不到位的情況等。
 
  4.監管部門配合不夠。近年來,農業農村與公安交警、應急管理部門強化聯合監管,取得較好成效,但由于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的工作機制未全面建立健全,監管的合力不夠、效果不好。特別是農業農村與公安交警部門之間的動、靜態監管未能實現有效銜接,導致農業機械存在路面動態監管盲點,道路交通執法存在盲區,農機安全監理部門無道路執法權限,與公安交通管理部門信息共享機制局部地區還存在不通不暢的情況,道路交通安全監管尚未形成“逢機必查、違法必究”的高壓嚴管工作態勢,導致變型拖拉機所有人違法成本低,屢查屢犯。
 
  5.變拖整治政策宣傳不到位。變型拖拉機所有人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識和遵紀守法意識,對國家取消變拖注冊上牌的政策不理解不了解,對偽造和使用假號牌的違法行為帶來的后果認識不足。
 
  6.農機監管隊伍力量薄弱。據統計,目前全州從事農機安全監管人員在編人數為119人,但由于駐村或抽調到其他部門開展中心工作等原因,在編不在崗現象較為突出(如:州農機安全服務中心有10人編制,現空編4人,1人派出駐村,1人被抽調至其他崗位工作,實際在崗人員僅有4人),部分縣市農機部門編制、人員減少,業務骨干流失,有的鄉鎮機構改革后,不再設置專職的農機監理人員,基層農機安全監管工作出現缺管、漏管現象。同時,近年來,州、縣由于財政困難,州、縣、鄉各級農機安全監管工作經費難以保障,監管工作開展面臨較大困難。
 
  三、下一步的對策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認真履職盡責。一是州交安委要督促各縣(市)要切實承擔起主要職責任務,按照上級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和相關職能部門的工作要求,在變型拖拉機的管 理問題上,制定相應的工作規劃,研究出臺有關措施和長效機制。 同時,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指導、協調和組織、推進轄區變型拖 拉機管理工作,對存在的突出問題加以研究,提出切實可行的整 治措施,合力做好變型拖拉機的管理工作。二是各級公安部門特 別是鄉鎮派出所要切實履行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辦公 室的職能,充分發揮協調、督導、督促、服務作用,建立健全并 充分利用聯席會議制度等工作機制,協同推動各成員單位深耕 “責任田”、擰成“一股繩”,指導做好條線工作。并根據需要 適時組織開展變型拖拉機管理工作的督導檢查,結合實際及時反 饋風險隱患,提出針對性工作建議。對發生重大敏感事件、工作 推進不力等情況,要進行約談,視情況開展掛牌督辦,全面壓實 工作責任。三是各級交安委成員單位要充分用好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席會議這一議事平臺,加強工作溝通協調和密切配合,共同 研究謀劃、積極推動解決影響和制約道路交通安全的痛點、難點問題,全面構建齊抓共管、協同共治新格局。
 
  (二)強化源頭管理,夯實安全基礎。各級農業農村部門一是要嚴格拖拉機注冊登記,對不符合國家標準的拖拉機一律不予注冊登記。把好安全技術檢驗關,嚴格檢驗標準,對反光標識、轉 向、制動、照明及信號等進行重點檢查。實施拖拉機“亮尾工程”, 拖拉機運輸機組應燈光齊全并粘貼反光標識,未粘貼反光標識的不予注冊登記、不予通過檢驗;強化駕駛員培訓與考試,拓寬培訓渠道,規范考試程序,嚴格考試標準,切實提高拖拉機駕駛操 作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和技能。二是要加強農機安全執法,組織執法人員深入農田、場院和農機合作社等場所開展安全檢查和隱 患排查。要認真落實《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貼實施意見》,大力推動安全性能不符合要求的老舊拖拉機報廢更新。積極推行農機 安全生產“網格化”監管,推進“鄉村農機兩員”與“警保兩站 兩員”有機結合,實行“一站多能、 一人多崗”,將力量向基層 延伸下沉,解決農村交通和農機安全監管“最后一公里”缺位問 題 。三是要強化拖拉機道路交通安全監管,積極協調公安交 管部門抓好拖拉機駕駛人違法教育及違法行為協查工作,對拖拉機運輸機組駕駛人在一個記分周期內累計達到12分的,農機監理機構在接到公安部門通報后,應當通知駕駛人在15日內接受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相關知識的教育。駕駛人接受教育后,農機監理機構應當在20日內對其進行科目一考試。駕駛人在一個記分周期內兩次以上達到12分的,農機監理機構還應當在科目一考試合格后的10內對其進行科目四考試。四是要加強提醒引導已經公告注銷的變型拖拉機車主,主動到指定報廢回收企業對報廢車輛進行拆解處理,配合做好變型拖拉機強制注銷登記業務。五是要聯合公安交管部門開展“送安全知識下鄉”活動,推動交通安全知識巡回宣傳,普及道路交通安全和農機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農機安全生產知識,運用典型事故案例進行警示教育,提高農民機手和廣大農民群眾懂法、守法和安全生產意識。
 
  (三)強化執法檢查,下沉監管重心。各級公安交管部門要聯合農業農村部門強化路面管控,指導好鄉鎮派出所履行道路交通 安全管理工作職能。 一是要緊盯2025年前全部淘汰清零的目標, 配合農業農村部門加強源頭管控,深入摸底排查,查找薄弱環節,對違規雇傭已注銷的變型拖拉機的企業和施工單位追溯處罰,最大限度壓縮其活動區域,斷絕隱患 源頭。二是要聚焦行車秩序管理。對系統已注銷但未解體報廢仍在道路上行駛的變型拖 拉機, 一律查扣,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123。其第一百條“駕駛拼裝的機動車或者已達到報廢標準的機動車上道路行駛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予以收繳,強制報廢。”的規定進行強制解體;對涉及變型拖拉機交通事故,深入開展安全生產事故深度調查,嚴肅追究有 關單位和責任人責任。三是把變型拖拉機專項整治與預防道路交 通事故“減量控大”工作有機結合,統籌兼顧,共同推進。在“三 夏”、“三秋”和節假日等重點時期,充分依托超限檢測站、執法 服務站和農村勸導站,在城鄉結合部以及通往農田、建筑工地、 農貿市場等的主要路段,對發現的假牌、套牌或沒有正當來源等 偽造、變造拖拉機牌證的,堅決予以收繳;對涉嫌偽造拖拉機牌證等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門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四是利用“122”全國交通安全日和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月等活動,多渠道、多角度、多方位廣泛宣傳變型拖拉機管理政策和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充分發動公安派出所、村委會和“兩站兩員”優勢,用聊天拉家常等接地氣的宣傳方式,不斷爭取群眾對工作 的理解支持,做到“身邊人勸身邊人” “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全面提高廣大駕駛人的安全意識。
 
  (四)認清面臨形勢,正視風險挑戰。我州拖拉機擁有量和變型拖拉機的在冊數位居全省前列,工作成效距上級提出的“清零” 目標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道路交通安全形勢依然嚴峻,有兩個 方面的風險問題需要注意。一方面是解體報廢率低帶來的風險隱  患依然突出,就農業農村部和公安部變型拖拉機強制報廢年限的有關規定,全州拖拉機管理系統內已完成30717臺存量變型拖拉機的公告注銷工作,但實際解體報廢率不高,已報廢的變型拖拉機上路行駛帶來的風險隱患依然較大。另一方面是變型拖拉機發生較大事故的機率仍然較大,農村地區交通參與者安全意識、規則 意識淡薄,農村群眾整體安全防范意識不高,加之決戰脫貧攻堅 的勝利釋放了廣大農村地區蘊含的發展潛力,群眾出行與貨運流 通的需求也進一步多元化、個性化,而與之相適應的客貨運輸體系尚未健全,農村群眾“見車就上”的現象依舊普遍。變型拖拉機行駛既涉及農業生產安全,也涉及道路交通安 全,加強安全管理是農業農村部門和公安部門的共同責任。各級 農業農村部門和公安部門要高度重視拖拉機安全管理工作,加強 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定期會商安全形勢、聯合執法和信息交換等 工作機制,共同做好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促進農村社會 和諧穩定,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作出積極貢獻。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產品推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