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弄贞洁美妇迎合呻吟声_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aⅴ麻豆不卡_亚洲最大av在线_喷水高潮

農機報廢更新工作推進視頻會典型省份交流發言材料

2024-11-22 08:47:55 來源: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 閱讀量:12833 評論

  【農機網 熱點關注】編者按:2024年10月23日,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在北京組織召開農機報廢更新工作推進視頻會,黑龍江、浙江、甘肅、新疆等省份作典型交流,現將四省份的發言材料予以刊發,供各地學習借鑒。
 
  先謀快動強推進  有力落實報廢更新
 
  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
 
  黑龍江省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農業農村部要求,推動“兩新”工作早謀劃、早部署,從農機報廢和更新兩端發力,在全國率先出臺新一輪農機報廢補貼、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方案;第一批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農機報廢更新領域資金10605萬元(含省級配套資金805萬元),于9月30日下達至各縣(市、區)。截至10月底,全省累計申請報廢農機具17459臺(套),總體進度居全國前列;累計申請報廢補貼資金1.1億元。
 
  一、加強前期謀劃,加快落地實施
 
  成立全省農機報廢更新行動領導小組,深入基層一線,采取召開座談會、入戶調查核實等方式,摸清老舊農機底數。先行啟動方案起草工作,在國家相關政策出臺后,立刻予以優化完善,6月29日,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印發《黑龍江省老舊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行動方案》,將播種機等6類機具納入報廢補貼范圍,科學設定機具分檔參數和補貼額。按照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最新要求,及時制定印發了《關于加力推進農機報廢更新工作的補充通知》,將埋茬起漿機等6個機具種類新增納入報廢補貼范圍;20馬力以下拖拉機報廢補貼額提高到1500元;報廢聯合收割機、水稻插秧機、播種機并新購置同種類機具,在現行補貼標準基礎上,按50%提高報廢補貼標準,進一步增強了政策的吸引力。此外,選擇五常市、富裕縣、湯原縣、肇源縣和密山市等5個縣(市)作為試點縣,圍繞加大農機報廢工作推進力度、優化工作流程、提升資金兌付效率等先行先試,加快報廢更新進程。
 
  二、完善回收體系,提升工作效能
 
  指導各地動員轄區內符合條件的企業,積極參與農機報廢回收拆解工作。今年以來,累計公布新增38家農機報廢回收拆解企業。截至10月底,黑龍江省農村地區農機報廢回收拆解企業已達81個,覆蓋111個縣(市、區);北大荒農墾集團農機報廢回收拆解企業14個,覆蓋76個農(牧)場。同時,鼓勵回收拆解企業與農業機械維修企業、農機合作社合作開展報廢農業機械代存工作,建立鄉村兩級收儲運服務體系,上門回收老舊農機,全面提高農機報廢效率。
 
  三、開展業務培訓,提高服務水平
 
  在農機報廢工作開展好的富裕縣舉辦全省農業機械報廢更新工作培訓班,邀請省內各級農機化主管部門、73家回收拆解企業共300余人參加培訓。通過現場演示、政策解讀等方式,對農機報廢補貼“申請報廢”“農業機械審核”“農業機械拆解”“兌付補貼”“登記建檔”五大環節工作流程進行系統培訓。同時將富裕縣優化工作流程、創新便民舉措、積極推行“一站式”服務等工作方式,作為典型進行推介,為全省各縣(市、區)高質量開展農機報廢更新工作提供參考。
 
  四、強化政策宣傳,營造良好氛圍
 
  在政府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及時公開農機報廢更新有關政策,強化政策解讀,回應社會關切。制定發布《農業機械報廢更新政策解讀》《農業機械報廢補貼政策明白紙》,積極聯系央視、新華社、農民日報、省臺、黑龍江日報等媒體,宣傳報道全省農機報廢更新開展的相關活動與典型經驗,促進各地互學互鑒,營造全社會關注、全社會參與的濃厚氛圍。2024年以來,已在各類媒體累計發布農機報廢更新工作有關宣傳報道30余篇(次),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凝聚“兩新”工作力量 高效完成報廢更新
 
  浙江省農業農村廳
 
  浙江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全力推動“兩新”工作在農業農村領域落地落實。支持農機報廢更新的5000萬元(另有寧波300萬元)超長期特別國債下達以來,浙江省靶向發力、攻堅突進、成效顯現。截至10月11日,全省累計完成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審核使用7938.8萬元,完成率近150%;累計申請報廢農機4877臺(套)和更新機具1422臺(套),提前并超額完成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農機報廢更新工作任務。
 
  一、提前謀劃政策,加快工作部署
 
  一是測算更新需求。深入挖潛,爭取補貼政策增量擴容,加快推進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使用。開展多輪農機報廢更新資金需求情況摸底、測算,梳理出植保無人機、糧食烘干機、微耕機、打(壓)捆機等新需求農機,并提出數量、資金需求清單。二是研判現實問題。組織召開農機報廢更新座談會,分析研判目前存在的問題,會商解決農機報廢更新的卡點、堵點。配合省發展改革委安排農機報廢更新領域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任務表,做好新一輪政策實施前期準備工作。三是加快工作進度。加強與部農機化司工作對接,按照有關要求,擴范圍、提標準,聯合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等制定新一輪《浙江省實施中央農機報廢更新補貼方案》,并第一時間印發實施。新政策印發后,第一時間組織召開全省農機報廢更新工作部署視頻會,明確目標任務、工作期限,于9月組織開展農機報廢更新集中服務行動,實行工作日調度。要求各地倒排工作任務,清單化、規范化、責任化推進農機報廢更新工作,確保按期保質保量完成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使用任務。
 
  二、加強政策宣傳,做細群眾工作
 
  面向農民群眾和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做好新一輪農機報廢更新政策解讀和宣傳工作,通過政策明白紙、農民信箱、浙農號等渠道開展線上線下多形式、全方位宣傳,把農民群眾和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實現政策宣傳到戶、到機主全覆蓋。結合農民豐收節等活動,大力宣傳農機報廢更新、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提高農民群眾報廢更新農機具的積極性。新一輪農機報廢更新補貼政策范圍廣、補貼標準高,機主報廢更新機具意愿較為踴躍,通過網絡、廣播、電視及公布的咨詢電話等方式,主動了解農機報廢更新政策,積極申請報廢更新老舊機具,實現政策實施和群眾需求的雙向奔赴,政策實施氛圍良好。
 
  三、優化辦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集中服務行動期間,各地由農機化管理部門和回收企業等工作人員上門合并辦理補貼申請和報廢回收相關手續。一是現場受理農戶申請。由農戶填寫申請表實地核對報廢機具類別,形成農戶所申請的報廢更新機具信息(所屬區域、姓名、證件號、機具類別、申請回執編號、回收企業名稱等)。二是現場確認報廢信息。由回收企業現場確認報廢機具信息,向機主出具《報廢農業機械回收確認表》,支付報廢機具殘值,拖走報廢機具。三是記錄報廢流程。由回收企業按照農機報廢拆解標準要求拆解報廢機具,記錄拆解圖像,形成回收檔案資料。四是構建審核機制。縣級農業農村部門審核機主和報廢更新農機信息,并形成報廢更新機具檔案。五是明晰補貼發放渠道。縣級農業農村部門分批形成資金撥付文件(標注資金開支渠道)后報當地財政部門,由當地財政部門按照補貼對象和補貼標準將補貼資金發放到申請戶。
 
  四、立足地區特點,迅速開展工作
 
  各地農業農村部門在前期排查摸底的基礎上,制定9月行動計劃。做好回收拆解企業動員工作,全省有68家農機回收企業開展提供上門取機、免費拖機、一站式服務等便民措施,占全省農機回收企業82.9%。各地農業農村部門每周多次會同鄉鎮、街道等聯合開展上門服務,進村入戶、現場辦理,做到應報盡報。
 
  多措并舉推動“兩新” 助力農機轉型升級
 
  甘肅省農業農村廳
 
  甘肅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兩新”工作,多措并舉推進全省農機報廢更新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全省共安排農機報廢更新補貼資金9993萬元,其中超長期特別國債8617萬元、中央財政資金1376萬元,并要求優先使用超長期特別國債開展農機報廢更新工作。截至10月23日,全省農機報廢更新申請量達到3.59萬臺(套),申請資金6766.7萬元,占國債資金量的78.5%。
 
  一、高位推動落實
 
  一是盡早將農機報廢更新納入省級方案。2024年4月下旬,甘肅省政府印發了《全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將農機報廢更新納入“兩新”政策配套方案。8月26日,甘肅省農業農村廳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制定印發了《甘肅省老舊農業機械報廢更新專項行動方案》。二是省市縣三級政府共同參與方案制定和實施。農機報廢更新工作由省市縣三級政府共同參與,并由省政府主要領導安排部署、推動落實。截至10月底,省政府常務會、省長辦公會已聽取農機報廢更新工作情況匯報6次,省大數據中心每周發布農機報廢更新數據專報,省發展改革委每月召開農機報廢更新工作協調會、每周召開調度會,省農業農村廳黨組專題研究4次農機報廢更新工作進展。
 
  二、廣泛開展宣傳推介
 
  甘肅省方案印發實施后,各地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省廳于政策出臺10天內,在酒泉市舉辦全省農機報廢更新政策實施啟動活動。通過線上舉辦全省農機報廢更新推進會和政策解讀培訓班、制作印發一圖讀懂政策宣傳彩頁、積極聯系甘肅電視臺和甘肅日報等媒體,快速推動形成政策宣傳效應。利用農民豐收節、鄉鎮集會、觀摩培訓等多種方式,加大政策宣傳覆蓋面,擴大知曉度,切實提升政策宣傳效果。截至10月底,全省共舉辦政策宣傳活動480多場,制作各類短視頻200多條、懸掛橫幅展板2.19萬個、印發宣傳資料18.42萬份。
 
  三、創新便民利民措施
 
  一是簡化操作流程。通過減少信息重復錄入,強化信息關聯印證,突出實物配置參數測定判斷,避免因機具信息缺失影響錄入申辦。允許回收企業、監理部門、補貼部門同步在線受理,按流程推進,讓機主一次完成報廢補貼申辦。二是升級報廢申辦系統。增加國債資金、中央財政報廢資金和報廢并更新補貼資金等欄目設置,將拆解與回收環節分開,更加便利各環節工作有序展開。三是賦予縣區更多自主權。將回收企業確定由省市縣三級審核下放到縣級審核確定,增加回收企業網點,對報廢機具編號、廠家名稱等信息缺失情況由縣區按照實事求是的要求研判確定登記,最大程度便利農戶和企業。四是完善牌證管理注銷手續。進一步明確牌證管理機具信息核對程序要求,完善非機主本人牌證、非本地牌證注銷審批流程,防止出現“僵尸牌證”。
 
  四、加強業務指導
 
  一是推廣示范案例。引導各地學習借鑒金塔縣整村推進、玉門市上門回收、涼州區集中拆解、敦煌市線下支付等典型做法和經驗,將服務窗口前移到鄉村,在鄉鎮集中回收現場辦理牌證注銷手續,及時協調解決問題,降低報廢成本。二是指導網點布局。針對各地農機回收拆解企業少、無法滿足報廢工作需求的問題,積極與市場監管部門對接,加快農機回收拆解企業培育和網點布局,鼓勵更多的農機生產、經銷企業參與回收更新。
 
  五、建立常態化調度機制
 
  建立農機報廢更新日常協調調度機制,暢通省農業農村部門與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和大數據中心的信息渠道。一是及時推送農機報廢更新申辦數據、支付數據、進展情況,保證數據的一致性。省農業農村廳每日調度進展一次,每周向廳長匯報一次,每月在全省范圍內通報一次,并抄送市縣政府進行調度,營造比學趕幫超的工作氛圍。對進展慢的縣區,通過同該縣區農業農村部門主要領導進行單獨溝通的方式督促加快落實。二是構建主要單位的信息共享機制。要求市縣農業農村局、縣區農機服務中心(局、站)、農機監理部門、鄉鎮政府、農機回收企業等單位各司其職、通力合作,構建信息共享機制,及時反饋任務進度。三是做好補貼兌付銜接。要求縣區農業農村部門主動與財政、審計、銀行、鄉鎮銜接,準確、快速完成報廢更新補貼款審簽、撥付和發放,推動政策落地見效,持續釋放消費潛力。
 
  聚焦三個到位 補齊裝備短板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農村廳
 
  2024年以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安排,聚焦農機報廢更新工作,通過“宣傳到位”“摸排到位”“保障到位”,加大工作力度,取得積極成效。全區共安排農機報廢更新補貼資金1.1億元(包括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資金2015萬元、第一批超長期特別國債8104萬元、第二批國債925萬元)。截至10月23日,全區農機報廢更新申請量達到11454臺(套),申請資金4154.7萬元。
 
  一、宣傳到位,報廢更新補貼政策深入人心
 
  一是開展多種形式的政策宣傳活動。利用“農機3·15”“安全生產月”、新疆農業機械博覽會等契機,廣泛開展農機報廢更新政策宣傳,提升政策知曉率。自治區90個實施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的縣市區中,已有79個縣市開展了報廢更新補貼工作,覆蓋率超過87%。二是主動對接相關部門,共同開展政策解讀。9月以來,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先后會同人民銀行、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商務廳、交通運輸廳等部門,面向社會開展了2次政策解讀會。三是針對市縣加強專題培訓。對地、縣農業農村部門和相關企業人員進行現場專題培訓,同時結合開展“三秋”農業生產實地指導,提升干部群眾知曉度和政策實施透明度。
 
  二、摸排到位,農機報廢更新需求底數清楚
 
  一是深入摸排老舊農機底數。深入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農機報廢回收企業等,對耗能高、污染重、安全性能低的老舊農機開展全面摸底,重點摸排已達到推薦報廢年限或因嚴重損壞無法修復的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農機。截至10月底,共梳理出達到報廢年限或條件的拖拉機36.59萬臺、聯合收割機8203臺(含采棉機1800臺)、其他機具5.54萬臺,摸清老舊農機報廢更新需求底數。二是根據群眾需求擴面提標。結合自治區實際,通過深入調研,對報廢更新補貼機具種類和補貼標準進行擴面提標。除國家規定的9類外,新增聯合整地機、鏵式犁、殘膜回收機、秸稈粉碎還田機、自走式青(黃)飼料收獲機、自走式瓜果類收獲機6類自選機具,共15類機具實施報廢更新補貼。
 
  三、工作到位,報廢更新補貼措施不斷完善
 
  一是完善回收體系。將經商務部門審核確認的34家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優先確定為報廢農機回收企業。組織地、縣農業農村部門充分挖掘本地回收拆解潛力,要求每個縣至少確定公布1家回收企業,方便農民就近報廢農機具。二是加強績效考核。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與財政廳溝通協調,在財政下達資金預算時,將農機報廢更新數量、受益戶、兌付率、滿意度等指標納入區域績效目標表,發揮績效考核 指揮棒、風向標作用。三是強化信息化監管。將農機報廢更新補貼各環節納入信息化監管范圍,特別加強對未納入牌證管理的農機具的監管。通過定期調取回收企業視頻監控、現場抽查企業檔案資料等方式實行全鏈條監管。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產品推薦 更多